六合派出所“三学一交”模式成为教育实践活动新典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05 14:57:38 点击率:57
六合派出所“三学一交”模式成为教育实践活动新典范
○陈钟武 尹灿丽
在全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六合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在全所推行以“学白依民俗、学说白依话、学跳白依舞、交白依人朋友”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一交”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成为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典范。
一张照片,传递别样的温情
李庆伦是六合彝族乡人,今年80岁。10年前,他们一家人从六合乡松园村搬到金墩乡承包了土地耕作,并长期居住在此地。六合派出所民警田炘在统一采集第二代身份证工作中,特意从六合赶到他们家进行上门服务,老人家看到民警非常高兴,她对民警说她这辈子没有照过一张彩色照片,想让民警给她照一张彩色照片。采集完身份证照片后,民警专门给老人照了两张彩色照片,回到六合派出所后,民警特意找来相纸和彩色打印机洗出了两张彩色照片,送到老人手中。
这是一件小事,却让老人了却了多年的夙愿。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为了更好地提高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交流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素质,六合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深入群众当中,全面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通过“三学一交”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六合乡是全县唯一的彝族乡,这里居住着一个富有民族特色而人数较少的彝族分支——白依人,白依人居住在夸萼山四周,自称“夸萼氏”,因衣服尚白而得名,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
点滴白依风俗,凝汇信任之情
六合派出所民警在下乡期间,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通过走村串寨,了解白依人独有的民俗文化,同时搜集当地的风俗习惯、日常用语并予以整理。通过学习白依文化,不仅增进着民警与白依群众的关系,同时还更有利于开展白依片区的警务工作。
在采访六合派出所民警田炘时,他说,与白依群众慢慢形成了一种相互信任的、相互理解的一种状态,对他的工作来说,比如说他在派出所里面办理相关的业务,突然来了一些白依片区的老百姓,就是通过几句简单的问候,就是打声招呼,两个人的关系就会拉近了一点,更好说话,更好办事。
特殊的外聘教官
绞星泽是六合乡文化站的站长,他同时也是六合派出所的“特聘教官”,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特别的职位。这是他第一次被聘为教官,也是第一次当老师,他经常给六合派出所民警上课,每次都教不同的内容,从一句简单的白依问候语到连贯性的白依语言,他都认真、耐心地教民警表述。在采访时,他正在一字一句的教民警学说白依语言。白依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由于当地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联系较少,世世代代的白依人大多只会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鲜有人用汉语交流。为更好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公安工作,六合派出所除了聘用通晓彝族语言和汉语的协警之外,还主动学习白依语言,派出所民警们掌握了一定的白依常用语,极大地便利了当地群众到派出所办事。
一场婚礼,一抹警民白依情
3月8日是妇女节,也是六合乡南坡村小伙子字理回和姑娘绞田向的新婚大喜之日。根据白依人的民俗,当天晚上全村的姑娘小伙都要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欢笑。热情的主人在欢庆的日子也给六合派出所民警送来了盛情的邀请,大家一起共度篝火晚会。晚会上,民警们和白依朋友围成一圈,手牵着手,欢乐地跳白依舞蹈。每年的火把节,六合乡的群众都自发邀约组织起来到六合派出所与民警们一起欢度火把节,欢快的音乐、欢乐的舞步,奏响着警民和谐的最强音。
穿着警服的“阿德”
真诚的付出,换来的是群众真心的对待。在白依语言中,“阿德”是对朋友的尊称。通过学习白依民俗、学说白依语言、学跳白依舞蹈,六合派出所民警与辖区内的白依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不时总会听到有人在对民警喊“阿德”,甚至于很多人见到派出所所长调侃其为“白依人”。
通过“三学一交”,六合派出所民警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能力不断提升,不仅易于开展警务工作,提高了白依片区警务办事效率。同时,促进了六合民族团结,密切了警民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