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腐败现象“年轻化”
作者:杨松林 发布时间:2013-08-26 15:04:07 点击率:59
警惕腐败现象“年轻化”
近期有权威媒体披露,原任中科院机关党委办公室业务助理的31岁的周某,4个月贪污138万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浙江宁波海关8名刚刚参加工作几年的年轻职员集体贪腐,被宁波市检察院带走调查。80后年轻官员和政府职员的贪腐现象尽管是个案,但若不引起高度重视,腐败现象年轻化的蔓延,不但会给干部队伍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将危害到社会和国家政权的跟基。
细加分析,造成年轻干部腐败的成因很多,但关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心态的影响。中国社会,民众的官本位思想还较为严重,“升官发财”的思想在少数人脑中挥之不去,网友中流行这样一句调侃:“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充分显示了社会心态的可怕和对年轻干部的影响。二是干部提拔的价值导向出了问题。近几年来,各级都大力提倡干部年轻化,各地都在比提拔使用年轻干部的百分点,容易忽略干部的个人品德、廉洁度等因素。三是监管体制存在漏洞。尽管干部监督管理的规定很多,但面对新形势下的腐败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那么,如何避免腐败年轻化呢?一是要重视年轻干部的德行考察。年轻化并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唯一标准。学历、年龄只能作为参考,是否政治坚定、关心群众、清正廉洁、脚踏实地才是关键,切勿因“才”失“德”。二是要加强廉政教育、建立定期考评制度。年轻干部阅历浅,易浮躁,往往“瞎胆大”,面对诱惑免疫力相对较低,因此要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建立年轻干部定期考评机制,使其不敢、不愿逾越相应的尺度和界限。三是要强化锻炼机制和监管机制。要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去,在实践中增进干群关系,真正认识到手中权力和肩上担子的意义。同时加强制度监督和广泛接受群众及舆论监督,确保干部到哪里,监督到哪里。
总之,贪污腐败年轻化倾向,已不容忽视。如何避免腐败年轻化,让真正廉洁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难题。我们必须从心理和战略上重视它,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管用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同时,广大年轻干部也要深刻认识腐败的危害和代价,常怀敬畏之心,常修为政之德,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