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干部下基层“形式化”
作者:杨松林 发布时间:2013-08-26 15:05:04 点击率:78
警惕干部下基层“形式化”
干部下基层后,大多数能为基层办实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但也有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下基层出工不出力,只做表面文章,下基层流于形式。
有的干部下基层后,不是深入实际、深入农户搞调查研究,而是到乡政府、村委会会议室翻翻早已准备好的各种学习、工作记录簿,听听乡村干部念念汇报材料。这样既掌握不了乡村的实际情况,也听不到群众的真心话。结果发现问题找不到口子,解决问题拿不出点子,指导基层形不成路子,回到单位也提不出有价值的工作建议和思路。有的干部把下基层当做游玩、放松、呼吸新鲜空气的好机会,下基层时专挑风景优美的乡村,借下基层的名义游山玩水。有的干部下基层后叫基层干部陪着到处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夸夸其谈,又不干实事,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耽误基层干部的工作,令基层干部上下两难。更有甚者下基层,不是为工作而是图吃喝,他们首先看的是基层如何接待自己,饭局如何安排,餐桌上有没有野生鱼、生态鸡、小土酒……难怪群众戏称少数机关干部是“上午喝茶看报,下午喝酒吃肉,下乡捞油水,月底拿薪水”。
干部下基层,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要坚决克服“庸、懒、散、慢、玩、浮”的不良作风。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要多想基层工作和基层群众的难处,多从实际工作和矛盾困难中帮助基层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解决实际问题。干部下基层,要少在会上纸上谈兵,多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发展情况。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多去困难家庭访贫问苦,多帮他们想想法子、找找路子。从我做起,我作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言必行、行必果,说了就做,做就做好,求真务实、真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