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访古
作者:张泽荣 发布时间:2013-08-09 09:24:39 点击率:62
银河访古
蛰居在县城,望着窗外枯了又绿的柳树,忽然想起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沿着一路向东的银河,我回到了老家——银河村,回来感悟家乡的味道,寻找历史的足迹。
李恒春故居
1850年,银河金翅鹤村的李恒春创立“同心德”商号,马帮的足迹遍布全国西南大部分地区。“那头马已经进村,尾马还在几里之外的山头上。”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经常讲给我关于马帮和茶马古道的故事,李恒春的传奇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李恒春故居始建于清末,“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走马转角楼”、封火砖、状元头、马头墙、麻雀台,雕梁画栋、翰墨丹青,古香古色的建筑群展示着典型的白族民居特色。走在熟悉的村间,望着熟悉的景象,叮叮当当响彻云霄的铃声不再了,浩浩荡荡翻山越岭的马帮不再了,往昔所有的繁华和喧闹都因茶马古道的沉寂而远去,浓浓的历史沧桑感瞬间涌上心头。2009年,金翅鹤村被列为省民族特色保护与发展项目,李恒春故居得到修复和维护。如今,李恒春故居重新焕发出熠熠光彩,在流动的时光里讲述着曾经的光辉岁月,记录着白族群众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
一百零八个落水洞
很久很久以前的鹤庆是一片汪洋大海,牟伽佗路过时制服了兴风作浪的蝌蚪龙,并用108个禅珠在银河村象眠山下打通了108个落水洞泄水开疆,开辟了美丽富饶的鹤庆坝子。这就是祖师开辟鹤庆的故事,神话小说为《掷珠记》。传说终归传说,但象眠山下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落水洞却是事实,从南至北,一直到漾弓江边。小时候,每次经过落水洞旁,望着大沟小渠的流水奔腾着消失在山洞里,曾傻傻的想,这彻夜不息的流水到底流到哪儿?气势磅礴的水落山洞景观成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再次从象眠山脚最南端走到漾弓江寻找落水洞,有的已被填埋,有的湮没于繁茂的灌木丛中,有的已找不到踪迹,只有水洞寺下面最大的落水洞依旧迎接潺潺流水,在风雨中见证着历史。108个落水洞的传说反映了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的渴望,如今的银河,大地阡陌纵横,沟渠遍布,火车载着希望呼啸着从象眠山穿山而过,嬉戏的孩童和散步的老人满脸笑容走在笔直的水泥路上。我想,即便蝌蚪龙再次兴风作浪,也无需祖师的帮助,因为有坚实的水利基础设施,有勤劳善良的银河人民。
四月八庙会
银河村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当属四月八庙会,庙会就在象眠山下的水洞寺。为了纪念祖师开疆泄水的丰功伟绩,群众修建了水洞寺,银河上曲江村的光绪年间的进士杨金铠为此曾作《水洞寺联》。每年农历四月八这天,方圆数十里的善男信女比肩接踵,络绎不绝,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白族妇女,七八个一群、十多人一伙,背着祭品、敲着木鱼、唱着佛经,虔诚地向水洞寺走去。庙里香火袅袅,朝拜者跪在祖师像面前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庙外宽阔的山坡上,有对歌的、跳舞的、卖小吃的……
如今,四月八庙会一年比一年热闹,本地的、外地的,人来车往,熙熙攘攘。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赶庙会不再是单一的朝拜,赶的就是一种心情、一种休闲方式、一种自由自在轻松愉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