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坪商海的弄潮儿 热区农民的经纪人
作者:羊瑞林 李寿海 发布时间:2013-07-18 10:34:47 点击率:26
黄坪商海的弄潮儿 热区农民的经纪人
——记县老科协会员寸加印、夏朝安
黄坪镇的退休教师寸加印、夏朝安,近些年来勇闯商海,根据热区实际,因地制宜,培育品种,打响品牌,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我县老科协会员里老有所为的典型。
起步较早的寸加印,起初看到乡亲们种粮种葱蒜都不能增加收入,很是痛心。比如种蒜,收获时请工来挖,工钱3角一斤,市场上也只卖3角一斤。农民一分钱没找,白苦白干。从2005年起,寸加印就在黄坪培育自己的市场。他从收购粮食做起,直到收购葱、蒜等。仅2012年,他就收购包谷500吨,发往省内各饲料加工厂。由于黄坪包谷籽粒大,饱满,色黄色亮,含糖量高,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每公斤都比别处的包谷多买4至6分钱。收购大蒜1500吨,其中独蒜每公斤10元,瓣蒜每公斤4元。收购葱100吨,每公斤3.5元。葱和蒜发往国内的山东、河南,国外的越南、泰国等地。由于黄坪地处热区,种植早,收获也早,上市期比外地提前一个半月以上,抢占了市场,抢占了商机。为农民找到了销售渠道,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拉动了黄坪热区的经济发展。
夏朝安起步较晚。2010年,他在寸加印的鼓励和带动下,勇闯商海,做起了黄坪市场的经纪人。(夏朝安风趣的称寸加印为“我的师傅”。)
夏朝安另辟蹊径,闯出了一条集红高粱的宣传、培训、种植、收购、销售的成功路子。这几年由于天旱,农民种水稻没水,种包谷又不耐旱,也欠收。怎样才能让乡亲们天旱也增收呢?他经过考查,找到了让乡亲们种植红高梁这种耐旱作物的路子。近些年由于白酒行业的高温兴盛,酿酒的主要原料红高梁一直很紧缺,只要有,买方市场都悉数收购。说干就干,夏朝安调来了种子,让乡亲们种植,当年就获得高产,出售价也高。尝到了甜头,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种植红高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时黄坪镇、龙开口镇和邻近的宾川县等热区都争先种植。2012年,夏朝安收购红高梁2000吨,每公斤5.3元,全部卖给了贵州省茅台镇的收购商。
2013年,夏朝安又甩开膀子要大干一场。他要把红高梁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以上。他调来了优质的高梁种子“红茅糯2号”在黄坪镇和龙开口镇种植。他组织的种子销售队伍就有300人,而他本人就销售了“红茅糯2号”优质种20吨。他还到昆明、文山等地举办讲座,号召农民朋友们种植红高梁发家致富。
现在夏朝安又在规划他的发展计划,他打算申请专利,打出自己的品牌。他还调来了热带水果、澳洲坚果在黄坪种植。澳洲坚果附加值高,发展很有前途。他还创立了咖啡种植基地,种植的宾川朱苦拉小粒咖啡已成活1000多棵。他说如果试验成功,可向龙开口镇推广。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我们衷心希望寸加印和夏朝安老人在黄坪热区希望的田野上大显身手,为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