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总支书引领一村发展 当办事员服务一方群众
作者:寸红亮 发布时间:2013-06-18 11:09:43 点击率:9
做总支书引领一村发展 当办事员服务一方群众
——记鹤庆县第二届道德模范洪金木
记者来到辛屯镇新登村,看到家家门前都铺了水泥路,硬化路面四通八达,村间道路上轿车、农用车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新农村的气息扑面而来。当记者走进新登村师弟登自然村生猪养殖大户寸正松家,他告诉记者,他去年生猪出栏250头,家庭收入不断增多,像他这样的生猪养殖户还不少……
在新登村走访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了新登村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在一个普普通通、一心为民的村党总支书记洪金木身上寻找到了新登村发生巨变的答案。
从2006年担任新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洪金木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群众收入作为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作为党总支书记,在加快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为了集体和群众的利益,他不怕吃苦,不怕得罪人,敢拔钉子户。他心里装着群众,心系群众冷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解决,甘当群众的“办事员”。
为了集体的事业,他不怕吃苦,不怕得罪人
为了改变新登村的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洪金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积极协调项目用地,解决矛盾纠纷。在土地整理项目、一事一议项目等众多项目实施中,每天走村串户成了项目实施期间洪金木的日常工作。
在村间路道硬化项目实施中,为了把路修宽修直,就要让部分村民让出一点地,其中就涉及到自己兄弟的宅基地。洪金木知道,自己亲兄弟的地不让出来,别的群众就更不会答应让地,只有拿兄弟“开刀”,才能服众,才能把项目实施好。他软磨硬泡,最终做通了他弟的工作,但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家的宅基地要让给集体修路?弟媳去阻挠施工,洪金木又只得做弟媳的工作,“软硬兼施”,最后做通了弟媳的工作。
新登村村民寸玉莲告诉记者:“我家有块闲置的地,洪书记几次来我家,要我家让出来一点,让路宽敞一点,畅通一点,我们最终被他的诚心感动了,就答应了,别的村民也就答应了,把他们的闲置地让出来一点点,路就修成了宽宽的一条。”
洪金木说:“在做征地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时,从自己的亲戚入手,要敢拔钉子户,敢碰硬,为集体的事,他不怕得罪人。”
对群众一视同仁,甘做群众的“办事员”
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中,难免会牺牲到少数群众的个人利益,协商不开,洪金木急了,也会和群众发生吵嘴,但事情解决后,洪金木总是会抽点时间到这些群众家里串串门,有时还带上点小礼品,看望他们的家人,和他们聊天,让曾和他发过脾气的群众和他的关系“正常化”,让老白姓理解他,继续支持他,他也从不记恨和他“斗”过的群众,做到“一碗水端平”,该帮忙时就帮忙他们。
在村里,洪金木总是为群众热情办理各种证明、申请,填写表格,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还利用自己到镇上办事多、和镇上各部门联系广的优势,为农户到镇上上户口、办手续,群众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需要他,他就把它当成自己的事去做。2005年开始,新登村争取到了每年150万元的扶贫贴息小额信贷,当时要求每月还款一次,手续十分繁琐,但为了发展全村的生猪养殖业,增加群众的收入,洪金木不嫌麻烦,总是把手续办得一丝不苟,直到现在,新登村的群众每年还在享受这笔贷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洪金木仍在做着群众的“办事员”,并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在采访中,洪金木急切改变家乡的强烈发展意识和一心为群众办事的热情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令人赞叹不已。洪金木,一个其貌不扬的村党总支书记,却如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在引领着新登村的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