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作者:杨保中 发布时间:2013-03-08 10:36:43 点击率:64
白鹭
有许多青青的树,有好多潺潺的流水,于是就有了许多白鹭。
白鹭雪白的身影,又尖又长的喙,一双细长的脚,好漂亮的身子浮在蓝天上,山于是更绿水于是更蓝了。
从春山里流出。很害怕地走在山里,看不见天也瞧不见地,眼前全都是密匝匝的树:栗树、松树、橡树、白桦、山毛榉、核桃、栗子树、山刺梨……没瞧见哪儿有水,也不见哪儿没水,水流却从簌簌的脚步声里流出来,从一屁股滑倒的印痕里流出来了……
白鹭从一些绿的窄缝里,从仰视的头顶上飞过。
“屎咕咕”咕咕地叫着,布谷鸟的叫声还很早,但水声明显地喧哗起来。
绿林的嫩尖,银光四射的闪亮。青苗如毯,春天在山脚下已有不同于山顶的流动的春之声。
白鹭就在秧田上空飞,它知道那里有许多的小鱼虾,是它们把春天衔来了。
拔秧的女人露出雪白的脚脖子,小孩子站在田埂上瞧妈妈,等妈妈捉鱼。
拔秧时要把田里的水排掉些,于是留下了好多好多的鱼,它们钻进秧簇中做着往常一样的美梦,没想给人连秧带鱼一块拔上来了。鱼、鱼……还是鱼!卟喇的水声,银闪闪的鱼脊背让白鹭看见了……来了一只白鹭,又来了一只白鹭,它们在拔秧女人的上头盘旋。
听见“卟喇”的一声,拔秧女人又“拔”上来一尾大鲤鱼。妈妈对站在田埂上的孩子大声喊:“鱼,接着!”只见银光一闪,抛在空中的鱼被鹭丝逮了个正着。一口吞下鱼的白鹭,又悠悠地在孩子头顶盘旋,准备第二次下手。另一只白鹭也和孩子一样着急起来,站到了拔秧妈妈的肩膀上。孩子急哭了,顺手抓泥巴乱掷,怎奈何得了白鹭?它们依然白晃晃的在你头顶划出许多白圈儿。
水田的另一边是青青的森林,杜鹃火了山岭,锦鸡当当啼叫,淡褐的刚刚吐芽的白桦林里,还有一头红尾狐狸,悠闲地散步。它们有点儿不明白,白鹭为何要逗小孩急?
又有几只白鹭,来到了拔秧女人的头顶。
它们瞅紧了水田里四处逃窜却再也没有出路的鱼,好似一伙趁火抢劫的强盗。而拔秧女人却更乐意白鹭的参与,孩子的哭声很快有了笑的质感。瞧吧,一只白鹭,又一只白鹭,干脆颠着长腿在妈妈伸手之前,一下子把一条条还在水里乱钻的鱼叼了出来。这回白鹭一跃而起,直飞山脚一排高大浓密大桉树林的家,有好多好多的小白鹭,在家等白鹭妈妈呢。
树很高很密,像一长排绿色的屏障。
成千上万的白鹭在那上面筑窝,把们把绿树都栖成了一大朵白云。那情形好让人激动,白鹭上天时,天上是一朵朵祥云,落地时,山脚又多了一条白色的腰带。即使白鹭妈妈们上天了,还有小鹭丝守家,守成一树白雪一树欢声笑语。白鹭妈妈回来时叼的鱼又太大了,小鹭丝的嘴太小,一条两三斤重的活鱼眼睁睁瞧着从白云缝里、翠叶簇中落到了地上。白鹭妈妈一点不吝啬,双翅一振重新叼一条回来。嫌掉地上的脏,它的孩子挺讲卫生的。
这样的故事,一直要写到秧苗变成了碧绿的稻田。
那时的白鹭最喜欢吃谷穗鱼。
谷子吐穗时的鱼叫谷穗鱼,一小条一小条,又嫩又可口,有着谷穗的清香和夏天的颜色,黑亮如一尾尾泥鳅。谷穗鱼把所有的小河叉全都充满了,如一条条黑色的溪流。叨它太容易,小鹭丝也最爱吃,大鹭丝自己则嫌它们小,吃着不够瘾,不愿为它花太大的力气。它们宁肯啄吃田沟里的田螺和湖泊里的海螺。一群群的白鹭把田螺、海螺,啄到白色的沙滩边或黑色的田埂旁,把螺丝在石头上碰碎,硬壳与黏液便留在了砂石上。那个时候,白鹭显得很有耐心,如一个个乖孩子,在田埂边水滩边站起了整齐的队形,成为一幅很美的画。
太阳要下山了,山岭披上五彩缤纷的秋叶。小溪与稻田里的谷穗鱼肥了。鹭丝只要悠悠地从大树上滑下来,便可饱餐一顿。白鹭如同一朵朵祥云,给山村带来快乐与幸福。冬天,鱼又大又肥,浅水弯里呆不住了,要回到海子里。白鹭跟踪着,一大群一大群地从高高的屋顶飞过,飞过树尖飞过空旷的田野,在宽阔无边白得晃眼的湖面上翱翔。它在蓝天中的姿态,就像一个傲慢的绅士,不慌不忙,不让天空多一点色彩它是不急着回家的。滩涂和水渚上的鱼不小,一条鱼也就两三斤,吃一条够了。再叼一条回家让小白鹭吃,一天飞那么三五趟满悠闲的。
这样的日子好长好自在,人们抬头看见的是一大群一大群的白鹭,在青青的庄稼地里,到处都是它白白的倩影,多得让地上的孩子们也都变成白鹭了。
于是,有了那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