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槽写生记事
作者:张敏刚 发布时间:2014-02-08 10:39:32 点击率:92
二道槽写生记事
早上起来时,天空布满了云。可是10点过后,天渐渐晴朗起来了,于是我又约爹和妻子英儿外出写生、游玩。爹提议去松坡寺后的二道槽。
我们出了家门后,沿沙河埂步行向西,穿过白马庙村,走上黄龙潭公路,沿公路走了七八百米后便岔道走进西边新近规划并铺就的宽阔大道。向南走了一段后,见到田间立着一个半圆状的石墙,我们从石墙边走过,继续向南,横穿过一条长满野草的小路,前面有杂刺丛和野蔷薇围成的篱墙,我们顺着篱墙下的小路向东前行几步后,小路便90度转折向南延伸。这里更美:窄窄的小路两旁长着两道野蔷薇篱墙,上面开满白色的小花儿,凑近闻闻,馨香醉人,走在小道上感觉有点象走在画里,前面小路两边的杂刺丛连在了一起,形成一个五六米长的窄小的拱形门洞,走入门洞,凉凉的,感觉舒服极了。
我们沿小路径直上山,从北面的几座坟茔旁,寻道上山,西山的山石特别多,有些怪石嶙峋,山很陡几乎找不到像样的山路,我们艰难的向上攀爬,费了好大劲,我们才找到上松坡寺的羊肠山道。
松坡寺在半山腰的一小块平地上,很小,山石砌的简单的小庙和围墙,庙里种着几棵柏树,寺庙北面有一小块平坡地,被开成小小的田块,种上了桑树。我们打开寺门,进入寺庙里依俗拜过神仙后在佛龛前休息了一会儿,后决定继续上山,前往二道槽。上到二道槽,视野宽了些,自南向北的山凹间,有一个狭长的地带,上面有些矮小的松树和狭长的桑田。我们在一棵松树前休息了一会儿,喝了点饮料和茶水,我一个人跑到东边的山头看了看嶙峋的山石,然后回到爹和英儿的休息处,小坐几分钟后,我背上包,我们继续朝南山崖口方向前行。
我们走出桑田,继续往南,到了上次休息的地方,天很热,我们选了一棵稍大一点的小松树,我们决定在此休息,我解下军包,取出各种物品,英儿打开遮阳伞,爹把军包里我准备的吊床取出,铺在地上,我让爹和英儿坐在上面休息,喝饮料、茶水,吃水果、糖果、干粮。
我在松坡寺落下了我的凉帽,英儿怕我被太阳晒伤,让我戴她的遮阳帽,我和他俩坐了几分钟后,便起来在旁边支起画架,准备画正午阳光下的山崖口。
我取出工具,开始画画了,我用心地在狭小的画纸上,描绘山崖口的光和色,英儿让我把随身带的MP3机给她,我画画的时候她和爹便在松荫下纳凉、陪我。我打好轮廓,准备上色时,几位中老年农村妇女从南边过来,从我们旁边经过,这时,天渐渐有些变化。大约40多分钟后,我完成了写生,于是我又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喝茶休息。
我们下山前,我和爹去拣了个山石,我把它放在包里,很沉,我背着包,英儿背着画夹,爹杵着木棍,我们沿着来路返回了。
下山的路比上山难走,我看护着爹,我们小心翼翼地下山。到松坡寺外时,我让爹和英儿坐下休息,我解下包,轻身走进小庙,上殿见我的凉帽还在,于是,又依俗朝拜了神仙,从小桌旁拿起自己的凉帽出了寺门。
我们接着找路下山,下山的路越来越难行,费了很大周折,我们才顺利下山。穿过山脚下的层层坟茔,终于到山脚时,我悬着的心才渐渐落下。
我们沿来路穿过野蔷薇花门洞后,在田埂上休息了一会儿,顺一条早年修建的输水钢管往东行进,走了一段后,我们从一个废弃很久的旧院落旁,走出来,走上黄龙潭边的公路。
下午4时许 ,天又渐渐的阴了。爹决定步行回家,所以我们穿过公路后,进入白马庙村,在村里的一个休息坪上歇了一会儿后,径直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