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偏僻山村 带给师生温暖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19 14:31:10 点击率:56
深入偏僻山村 带给师生温暖
○县委副书记、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 甘 涌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多云见晴
今天我在团县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大福地小学为学生们发放鼓号队设备,这次的鼓号设备是经团州委、团县委协调争取,由省少工委捐赠的,共21件。大福地村是鹤庆县辛屯镇最为偏僻的一个山区村,在捐赠设备的同时,我也很想去了解一下这个边远山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
早上8点,我和团县委书记、辛屯镇工作队队长等一行6人驱车从县委出发,大福地村离县城60多公里,虽不算太远,但由于有多座大山相隔,道路崎岖,昨夜下过雨,道路湿滑,我们沿着盘山路走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村总支书记张锐泉等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早已在村委会门前等候,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办公室,在村委会我们与村干部进行了座谈。
经过座谈我了解到,大福地村是鹤庆县深度贫困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1400元,下辖大福地、大水箐、热地方、傈僳地、塔海等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在热地方自然村。村民居住极为分散,现有农户199户839人,其中,大福地59户,热地方63户,大水箐54户,塔海9户,傈僳地14户。全村共有耕地774.9亩,山地面积较多。存在的困难: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目前虽然已发展泡核桃,但周期长,见效慢。因各自然村较为分散,所处地理位置远离河流,农田灌溉水渠长,水源较远,水沟多年没有投入维修,渗漏较为严重。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交通极为不便,整个村还没通固定电话。
听到了这些情况,我感触很深,一下觉得作为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我身上的担子很重。
通过听取汇报和查看,我对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提出了3点意见:一是要求镇、村两级干部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转作风、暖民心、促发展,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二是驻村指导员要认真落实省州的要求,解决1到2件群众关心期盼的实事好事,走访50%的农户,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三是同意为村委会解决3000元的音响设备,提高村民大会的会议效果。
小学下课后,我们到了大福地小学为学生发放鼓号队设备。鼓号队是少先队组织中最重要的礼仪队和仪仗队,是学校少先队的窗口,是开展好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标志。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所有老师和学生集合到操场,学生们激动地看着我们带来的鼓号器材。在发放仪式上,我对小朋友们说:“从今天起,大福地小学有自己的鼓号队了,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节日欢庆活动中能够奏响美妙的旋律,放飞美好希望。你们是祖国的花朵,希望你们为了家乡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天天进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下午了,带着与村干部座谈的收获,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我在归来的路上又酝酿着下一步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