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26 08:34:04 点击率:55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鹤庆县科协服务经济社会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纪实
○鹤 讯
在上级科协以及鹤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鹤庆县科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科协优势,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促进全县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会工作有声有色
鹤庆县科协十分注重县属学会(协会)发展,积极引导它们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成立了鹤庆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2012年,成立了鹤庆县反邪教协会,学会数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0个,学会组织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活动领域不断拓宽。鹤庆县兰协每年的兰花展,县科普美影协会组织的科普采风活动,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开展的“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县医药卫生学会组织的义诊,县畜牧兽医学会开展的科技咨询等活动各有特色,成效明显。鹤庆县科协还在县城设置了科普宣传橱窗,开办了科普专栏,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供了平台。
2009年至2014年,鹤庆县科协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优秀学术论文征集、评选、推荐和表彰工作,其中一批优秀学术论文得到有关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企业科协得到重视和加强。在抓好县属各学会工作的同时,鹤庆县科协十分重视企业科协工作,2010年成立了鹤庆县第一个企业科协——鹤庆酒厂科协。2012年,“鹤庆乾”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鹤庆酒厂科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农技协工作有新起色
农技协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它是把千百年来农民自给自足的小经济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的有效形式,同时又是科普宣传和激发农民创造性的有效组织形式。目前,鹤庆县共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7个,会员3867人,涉及养殖、种植以及手工艺品、腊味品加工等多个行业。鹤庆县科协通过聘请技术员、专家、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等活动,提高会员素质,努力创品牌促销售,让会员得实惠。2010年,新华手工艺品加工协会得到了中国科协和国家财政部的表彰。协会通过购置设备、加大科普宣传和培训、表彰诚信会员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了会员诚信经营的意识,对促进鹤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新华手工艺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青少年科技教育
取得新成绩
近5年,鹤庆县科协共组织87027人次的青少年学生,参加了大理州第二十五至二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向省州科协报送参赛作品468件,获得了国家、省州级奖64项。鹤庆县的小学组机器人足球比赛项目连续4年获得省级一等奖。在2011年第26届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上,鹤庆县选送的代表队再一次代表云南省小学组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夺得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二等奖,成为本次云南省代表团获得的最高奖项。
云鹤小学、松桂小学等2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节能在我身边”、“我的低碳生活”、“大手拉小手、科学道路并肩走”青少年科技传播体验活动,组织青少年到县气象站、地震观测站等地参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013年11月,大理州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在鹤庆县召开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州12县市的科协负责人就“如何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进行了研讨。鹤庆县科协领导以《鹤庆县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为题,介绍了我县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2014年7月,鹤庆县科协邀请云南省青少年科普中心副主任李跃到鹤庆对全县各学校的科技辅导员教师130多人作培训。
农函大办学成效明显
近5年,鹤庆县农函大共招生农函大156个班,培训农函大学员7570人,招生专业涉及粮作、畜禽养殖、烤烟、甘蔗、蔬菜、梨树、蚕桑、热果、市场营销、计算机、家政服务等30多个专业,为全县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由于办学成绩突出,鹤庆县科协连续5年被省农函大评为农函大办学先进集体。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取得新成效
从2010年至今,鹤庆县新华手工艺品加工协会、金墩乡邑头蚕桑养殖研究会、草海镇母屯铜铁器加工协会、黄坪镇财丰林果种植协会和松桂镇奶水牛养殖协会分别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受到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表彰,分别获得科普惠农项目经费20万元。2013年,云鹤镇仓河社区被评为“全国科普益民先进单位”,获得项目经费20万元。2014年,辛屯镇如意村洪金元被评为“全国科普致富带头人”, 获得项目经费5万元;六合乡麦地村获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经费5万元。
在省级科普惠农项目方面,2008年,鹤庆县金墩乡建邑村被列为省级科普惠农示范村,获得项目建设补助经费5万元;2009年,争取到草海镇草海湿地科普宣传经费8万元;2010年,金墩乡康福村被列为省级科普示范村,获得项目建设补助经费5万元,草海镇罗伟邑村、金墩乡积德村太阳能利用科普经费10万元;2011年、2012年,鹤庆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连续两年争取到省级科普经费14万元,用于科普设施建设。2011年,六合乡大甸村和金墩乡河底村分别争取到省级科普惠农资金5万元;2013年,争取到省级少数民族聚居村科普宣传经费10万元,龙开口镇龙开口村争取到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经费5万元。
在州级科普示范项目方面,2010年至2014年共争取到州级科普项目经费36万元。
近5年,鹤庆县科协共争取到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及省、州项目资金222万元,是全州12县市争取科普补助经费最多的县之一。
深入开展
科普宣传活动
鹤庆县科协每年开展的“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系列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近5年,鹤庆县科协开展“吃吃喝喝说健康”、“怎样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等专题讲座45场次,实用技术培训61场次,共发放科普宣传图书9000多册、科普宣传资料40000多份,接受群众科技咨询2000多人次,张贴宣传标语140多条。2010年,全州科普日活动在鹤庆启动,鹤庆县科协召集近百名工作人员和科技人员参加了宣传服务,通过展示“科普大篷车”、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科普图书、接受群众咨询服务、义诊等多种形式,圆满完成启动工作。
着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8年,鹤庆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鹤庆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刚要》,科普经费投入比过去有所增加。2009年至2012年人均科普经费增加到0.4元,2013年达到人均0.8元,2014年达到人均0.95元。今年以来,鹤庆县科协以推动全民参与、全社会参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方式,进一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在《鹤庆新闻通讯》、《鹤庆手机报》上开辟“鹤庆科普”专栏,《鹤庆新闻通讯》每周刊登1期、《鹤庆手机报》每周发布3期;二是在鹤庆电视台“鹤庆新闻”上滚动播出“鹤庆科普”小知识,每周播出3期,以此促进“五大人群”科普行动和“五大基础工程”建设的实施,为全县实施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