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 打造靓丽母屯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8 21:22:24 点击率:91
创新管理模式 打造靓丽母屯
——母屯村垃圾清运处理模式
近年来,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为建设新农村,提高村民健康水平,有效解决 “脏、乱、差”现象,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母屯村结合实际,以小康示范村建设为契机,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召开村社干部会议、村民大会进行大讨论,进一步统一群众思想,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新模式。于2007年投入资金2.5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建立垃圾处理场,聘请垃圾清运工,在全县率先实行“三定一监督、三自一评定”的新型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模式,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靓丽新母屯。
为使该模式在全村范围内得以有效推广,形成垃圾清运处理的长效机制,经村党总支提议、村“两委”班子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特制定《母屯村村容整治与垃圾清运制度》,并将该制度写入村规民约。
清运做到“三定一监督”:一是定时。对垃圾清运工实行长效管理,实施日常性垃圾清运处理,即每天早上7时至11时由垃圾清运工按运输路线定时到垃圾清运处理收集点进行清运;二是定点。要求垃圾清运工做到路面(公共场所)不出现垃圾、路两边或公共场所周围出现不乱放垃圾和废物,不留卫生死角,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及时清运,不过夜。并在村内设立垃圾清运处理收集点,由各农户将垃圾堆放到指点的垃圾收集点,不得在其他地方乱倒乱放;三是定焚。垃圾清运工收集装运垃圾后,严格按照规定,将垃圾统一清运到西山脚垃圾焚烧点进行焚烧处理;四是监督。村“两委”成员对垃圾清运工的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并对其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每月考核一次,考核实行倒扣办法。具体标准为:(1)缺勤一天扣30元(允许自我调剂休息每月4天,不作年累计);(2)各地段垃圾清运没有达到标准,每发现一次扣50元;(3)出现村内垃圾积压或不按规定乱倒垃圾,每发现一次扣50元;(4)在收集清运垃圾至焚烧点过程中掉漏垃圾造成周边群众生活影响,引起群众信访或反应的每次扣30元。
管理做到“三自一评定”:一是自觉遵守。《母屯村村容整治与垃圾清运制度》经村民大会同意写入村规民约,村民要自觉,认真履行职责,自觉做好家庭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确保良好的村容村貌;二是自行筹资。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由村民自己进行筹资,每人每月交纳4元卫生垃圾清运服务费,不足资金由本村富裕户赞助,从而解决了垃圾车清运工工资、车辆燃油及垃圾焚烧费用等资金问题,为垃圾清运处理的长效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自我管理。提高村民参与村容整治的主动性,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严格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不随地吐痰,不乱仍垃圾,不随意在村间道路堆放杂物、打场、晒场等,杜绝一切“脏、乱、差”现象,做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文明公民;四是一评定。由村党总支牵头,村老协具体负责,每年春节前组织一次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根据评比给予每户不清洁、清洁、最清洁的评定结果,并将评选结果张贴在大门口,以此促进全村形成讲究卫生、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自《母屯村村容整治与垃圾清运制度》实行以来,垃圾清运处理变成了日常性工作,垃圾得到了及时的清除。绝大多数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一年一度的年度卫生检查评比结果由2006年度30%的不清洁、50%的清洁、20%的最清洁上升为2010年度40%的清洁、60%的最清洁,不清洁的比率降低为零,母屯村内“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整治,村内卫生环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草海镇工作队长 寸金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