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构建和谐 真情酿造幸福
作者:李子属 发布时间:2013-12-30 14:01:41 点击率:60
爱心构建和谐 真情酿造幸福
——记韩瑞根、赵志贤夫妇悉心呵护俩瘫儿事迹
韩锐根、赵志贤夫妇为鹤庆县草海镇石朵河村人,1981年两人自由恋爱结婚,婚后夫唱妇随,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很甜蜜。
1982年2月,韩赵的爱情结晶——韩坤荣降临人世。幼小的韩坤荣能“唱”会跳,非常可爱,可是10个月过去了,不仅站不起来,双腿反而软下去了。开始还以为缺钙,到处买钙片让他吃,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用,不仅双腿软,连身子骨都软下去了,一岁多站不起来,两岁了也没站起来。这期间,夫妇俩不知走了多少医院,看了多少医生,都没能查出病因。
听村里老人说,这种病很特殊,如果再生一个可能就好了。在村里人和亲戚的劝导下,父母亲也动了心,动员他俩再生一个。于是1984年6月,第二胎韩灿文出世了,全家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胎软骨病肌无力比第一胎还来得更早,8个月后,身体逐步软化了。
1986年冬天,在一位亲属的帮助协调下,将大儿子韩荣坤送到了昆明,住进了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半个月时间检查遍了全身各个系统,化验血液、骨髓、大小便,还是没有查出病因。韩锐根、赵志贤急得眼泪直流,手足无措,想不出什么办法能治好儿子的病。
韩坤荣、韩灿文10岁前,不知进了多少医院,找了多少医生,吃了多少药,就是没有一样对他们有一点点效果。
如今大儿子韩坤荣32岁,二儿子韩灿文也快30岁了,两兄弟自从生下地后,就从没有独立站起过一分钟。小时候,不是大人背着抱着,就是睡在床上,长大以后,就是成天坐在轮椅上或坐在桌子旁边,扶着桌子过日子。由于长期不活动,俩兄弟不仅体质差,而且骨瘦如柴,体重不到100斤。
有什么办法呢?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能不管吗?
韩锐根夫妇从恋爱到结婚,都是在幸福中渡过的,俩个残儿出生以后,曾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幸福和快乐。30年来,夫妇俩从没有吃好饭、睡好觉,特别是这几年,随着年龄的逐步增大,他们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想到今后变成老人动不起了,谁来服侍自己?谁来招呼残儿?每当想起这些,韩锐根、赵志贤常常暗自落泪。
赵志贤年轻曾是石朵河村的一枝花。自从1981年冬踏入这个家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尊老爱幼,人见人夸。每天早上起来后,赵志贤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俩个瘫儿分别扶起来帮他们穿衣服,然后抱出来给他们端水洗漱,再给他们准备早点,等两儿子吃完后,才能下地干活。劳累一天回来后,撑着腰酸背痛的身子,还得先给两个儿子忙水忙饭,夜里10点后又把他们抱进房间,帮他们脱衣服睡下去之后才忙缝补浆洗的事儿。自从两个瘫儿出生,上万个日日夜夜,她都是这样过来的。她心里就一个信念,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照顾好两位瘫儿,不能让他们因病丧失生活信心。
韩锐根每天除了赡养父母、照顾瘫儿外,有空就帮人打工,土石木工杂活样样干,哪里能赚点钱就在哪里干。2012年冬,韩锐根借债投资8万多元,重新翻盖了路边的小卖部,为两个儿子申请办起了农村“便利店”,让两个残儿守在里面,别人来购物,都自己拿,然后把钱交给残儿面前的桌子上就行。这样既方便了村民购买零食杂物,也给两个残儿一点精神寄托,同时,也为家里增加一点收入。两个残疾儿子虽然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但靠自学已经达到了中学文化水平,能自如操作电脑,代人下载歌曲等资料,街坊邻居遇有红白喜事常帮人打印请帖等文字材料,还办起了农村手机消费代收点等服务项目。
如今,韩锐根、赵志贤一家人与正常人家相比,还有许多遗憾之处,但是,他们夫妻恩爱,老少相亲,也算是幸福和谐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