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字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29 21:51:53 点击率:33
种字
——新闻背后的故事之三
写下这个标题,就想到父母在贫瘠的土地上春种夏收的劳作景象。
我的劳作不在地里,而在书桌前,我是一名以种字为生的“老农”。到了秋天,我伸开双臂,抱一缕秋风,搂一抹秋阳。此时,我收割的秋阳已经入仓,她在我心里灿烂成绚丽,每一缕都有黄金般的份量。
最初,种字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但有一天,我不再为生存奔忙的时候,多年以前的梦想冒了出来,圆自己一个文字梦,从此,种字由爱好变成了我的“饭碗”。
当种字成为吃饭的工具,兴趣就没有那么随心所欲了,文字多多少少含着一些符合报纸、杂志口味的东西。我给自己定位:种字一半为了梦想,一半为了生活。然而日日夜夜和文字打交道,总是免不了产生厌倦和苦闷。
就种字而言,对于有抱负的种字者,“怎么写”其实就是一个挑战难度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才能把握其真谛。大凡好作品的诞生,无不伴随着一个孤独求败的历险过程。这就是当兴趣变成饭碗,当爱好变成谋生的手段,文字带给我的乐趣就越来越少了。
以前只能码字,因为那仅仅只是一堆堆庸常文字的垒砌。后来渐渐明白,必须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和一份真诚之情,方可结出有“价值”的硕果来,于是种字成为我现在的一种追求。
大凡爱写文章的人,都善思考问题,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人生的一种境界,那就是真诚地对待人生,智慧地品味生活。在当今这种社会环境下,要想写出让人愿意看的文章,少不了要把眼下名利场中的浮躁冷却沉淀一下,物欲情欲过于炽烈,功利名利过于急切,很难写出能经得住时间消磨的好文章。此时,我想起赵丽华的诗《一个人》:“一个人与众不同/一个人离经叛道/一个人加快自己的脚步或者停下来/他脱离了大多数/他与普通群众拉开了距离//我想他的命运有这样两个:/或者被狂热而盲从的人们推上圣坛/或者被狂热而盲从的人们踩在脚下”。
我一个普通的人,种一些普通的文字,因为爱,所以喜欢,问耕耘,也问收获。正如雪小禅说:“自然的、野生的、寂寞的我,喜欢在文字间游走,寻找前世今生之江湖。”我想,种文字之人,大都应这样的吧?在自然中寂寞着、游走着、寻找着,煮字疗饥,做着花开的梦,孜孜以求,只为不辜负那些有热度的、新鲜的文字。
我在生活、感受、思考,并把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了下来。时间久了,才发现更多的东西尚未被我意识到,它们已经存在,仍处在沉睡和混沌之中。
读书的时候,因为共鸣,因为抗争,甚至因为走神,沉睡的被唤醒了,混沌的变清晰了。对于我来说,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最近,有了读书的小高潮,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莫言《蛙》的叙事结构别出心裁,从中最可以看出他超凡脱俗的原创才华;毕飞宇《推拿》再次给了我一种飞翔的感觉,他无疑是一位平生只做文学这件事的作家;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叙述主体别具一格,属于“刘氏”写作路数的绝活,更是一次“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高妙超越……
他们是一个个种字的专家能手、高手。
作者:左先勋 电话:13577852962 地址:南涧通讯编辑部(写于2011年9月10日,修改于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