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阳姐妹舞翩跹
作者:韩海娥 发布时间:2012-12-30 12:45:59 点击率:21
“走,跳舞去!”每天吃过晚饭,鹤阳姐妹就三五成群相约在日月广场、灯光球场和其他一些公共场所,跟着音乐翩翩起舞,陶醉在歌舞的海洋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奔波劳累只为吃饱穿暖的时光已经悄悄成为历史,成为中老年人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崇尚健康生活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和行为。
以前看到退休老人晨昏之际在日月广场健身,总觉得离自己太远。没想到全民健身的星火燎原之势,很快让我们燃烧起来,学广场舞、跳广场舞成为我们的最大乐趣,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日月广场经过,我看到许多人在跳舞,跳的是《阿佤人民唱新歌》。那遥远而熟悉的旋律,将我带回学生时代。记得二十多年前读师范时第一次登台演出,我们班跳的就是这支舞。突然听到歌还是旧时的歌,看到许多人随旧歌而舞,而动作不是二十年前的动作。一种恍如隔世的亲切感让我鼓起勇气,迈开了别扭的舞步。
教我们跳广场舞的崔老师舞姿优美,笑容可掬。她总是先随音乐跳几遍完整的舞蹈,再教我们分解动作,然后跟着音乐将动作连贯起来。她跳得出了汗,讲解到嗓子沙哑,还是一脸笑容,让大家没有一点压力与自卑。她教我们跳的广场舞有白族的《心肝票》、《霸王鞭健身操》,有藏族的《心花开在草原上》、《金色的弦子》,有纳西族的《纳西情歌》,有傣族的《幸福万年长》、《月光下的凤尾竹》等等,数不胜数。我才跳了几天就上瘾了,而且还发动要好的朋友和熟识的人一起加入广场舞的行列中。
在日月广场,我结识了许多新的舞伴,也遇到许多老同事、老朋友。大家在一起切磋舞技,谈工作,拉家常叙友情,交流网上购物的经验,那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别处很难找到。每天跳一两个小时,出一身微汗,回家全身轻爽,吃得好睡得香,走起路来自我感觉步态比以往轻盈许多。
在日月广场,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鹤阳姐妹,有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有中青年妇女,也有跟奶奶或妈妈一起来跳舞的小学生。老奶奶穿着民族服装,每天坚持跳到散场;那些小学生悟性高,学起舞来比大人学得更快,跳得非常投入;蹒跚学步的幼儿受到感染,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扭身子。连围观的老爷爷也不时跟着广场的音乐比划几下。有些人很害羞,就躲在树荫下偷偷地跳。
不管春夏秋冬,任时光流逝,只要不下雨的傍晚,三四百人在日月广场向着同一个方向,听着同样的歌曲,做着相同的舞蹈动作,成为鹤阳大地上最美最和谐的景观。
而日月广场,只是千千万万个舞场之中的一个。我也目睹了许多农村妇女的舞姿。今年国庆节前一天,就在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金墩乡金锁村,看到了一群妇女在劳作之余,在新建的村级体育文化广场,用很流行的“小蜜蜂”放着音乐随歌而舞,在没有霸王鞭的情况下,居然想到用田里的蚕桑棍代替霸王鞭,自娱自乐,陶醉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中。
栽桑养蚕的妇女用桑条跳霸王鞭,那是我见过的最动人的舞蹈。
以前看到退休老人晨昏之际在日月广场健身,总觉得离自己太远。没想到全民健身的星火燎原之势,很快让我们燃烧起来,学广场舞、跳广场舞成为我们的最大乐趣,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日月广场经过,我看到许多人在跳舞,跳的是《阿佤人民唱新歌》。那遥远而熟悉的旋律,将我带回学生时代。记得二十多年前读师范时第一次登台演出,我们班跳的就是这支舞。突然听到歌还是旧时的歌,看到许多人随旧歌而舞,而动作不是二十年前的动作。一种恍如隔世的亲切感让我鼓起勇气,迈开了别扭的舞步。
教我们跳广场舞的崔老师舞姿优美,笑容可掬。她总是先随音乐跳几遍完整的舞蹈,再教我们分解动作,然后跟着音乐将动作连贯起来。她跳得出了汗,讲解到嗓子沙哑,还是一脸笑容,让大家没有一点压力与自卑。她教我们跳的广场舞有白族的《心肝票》、《霸王鞭健身操》,有藏族的《心花开在草原上》、《金色的弦子》,有纳西族的《纳西情歌》,有傣族的《幸福万年长》、《月光下的凤尾竹》等等,数不胜数。我才跳了几天就上瘾了,而且还发动要好的朋友和熟识的人一起加入广场舞的行列中。
在日月广场,我结识了许多新的舞伴,也遇到许多老同事、老朋友。大家在一起切磋舞技,谈工作,拉家常叙友情,交流网上购物的经验,那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别处很难找到。每天跳一两个小时,出一身微汗,回家全身轻爽,吃得好睡得香,走起路来自我感觉步态比以往轻盈许多。
在日月广场,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鹤阳姐妹,有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有中青年妇女,也有跟奶奶或妈妈一起来跳舞的小学生。老奶奶穿着民族服装,每天坚持跳到散场;那些小学生悟性高,学起舞来比大人学得更快,跳得非常投入;蹒跚学步的幼儿受到感染,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扭身子。连围观的老爷爷也不时跟着广场的音乐比划几下。有些人很害羞,就躲在树荫下偷偷地跳。
不管春夏秋冬,任时光流逝,只要不下雨的傍晚,三四百人在日月广场向着同一个方向,听着同样的歌曲,做着相同的舞蹈动作,成为鹤阳大地上最美最和谐的景观。
而日月广场,只是千千万万个舞场之中的一个。我也目睹了许多农村妇女的舞姿。今年国庆节前一天,就在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金墩乡金锁村,看到了一群妇女在劳作之余,在新建的村级体育文化广场,用很流行的“小蜜蜂”放着音乐随歌而舞,在没有霸王鞭的情况下,居然想到用田里的蚕桑棍代替霸王鞭,自娱自乐,陶醉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中。
栽桑养蚕的妇女用桑条跳霸王鞭,那是我见过的最动人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