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奴家”到“半边天”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17 10:07:56 点击率:33
从“奴家”到“半边天”
○ 羊瑞林
从前读了许多中国古典的书,对那些书里女人自称为“奴家”很有些不解。直到读中学时学了历史,才知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她们一方面要为社会的发展竭尽全力作贡献,一方面又要卑微的生活着。操持着家务,养育着儿女,却人前人后要低眉顺眼,自称“奴家”。纺纱织布,缝补浆洗,三餐茶饭,一切都做了还要被男人打骂,有的还要被“休”了。为了防止她们跑出去“疯”跑出去“野”,从小就把她们的脚裹起来变成小脚,让她们只能围着男人转,围着孩子转,围着灶台转。遇到兵荒马乱,男人可以逃跑,她们小脚跑不了,让兵匪凌辱让兵匪杀了。读了鲁迅先生的《祥林嫂》,听了老师对课文的讲解,更对封建社会里束缚妇女压迫妇女的神权族权夫权有了较深的理解,更对封建社会里妇女的悲惨遭遇深深的同情起来,从而也更痛恨那吃人的封建社会。
小的时候常围着母亲转,觉得他很亲切,也觉得她很苦很累。那时刚解放,国家工业还不发达,母亲田地里苦累一天回来,要做饭要喂猪鸡,还要给我们打草鞋,缝补破了的衣服,要不就是搓绳子。那时也没有什么凉鞋拖鞋皮鞋低跟鞋高跟鞋短筒鞋长筒鞋,胶鞋倒是有的,可买得起穿的也没几个。布要凭票供应,每人就那么几尺布票,家里谁的衣服穿不成了才去买了缝给谁,别的能穿就补补再穿,所以补衣服都是妇女的常事。在我的印象里,我的衣服破了都是母亲给补的。还有,穿的鞋都是妇女们手工做的。那时的女人从十三四岁起就要学做鞋子学绣花。所以一有空就纳鞋帮纳鞋底。有时碰到阴雨连绵的日子生产队不做活,那可高兴了,就整日整日的做鞋或缝补衣服,或搓绳子打草鞋缝辫索。那时的妇女也是很苦的,没有计划生育,儿女也多,经济又不发展,粮食又少,生活就更困难了。
旧社会,由于生活的艰难,许多的女童都没读过什么书,没有受过教育,缺少文化,就只能在家做农活。从解放到改革开放,虽然妇女的政治地位和男子一样平等,但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妇女的权益还得不到充分的享有。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医疗、科技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妇女地位的提升,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经济上去了,妇女能受到教育了;有了文化,就能找到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收入,地位就真正能和男人平等。今天的妇女,能参加各行各业的工作。由于计划生育的扎实开展,人口的数量少了,质量高了。加上厨房灶具炊具的改革进步,不用整天围着灶台转了。少了这些蹇绊,少了这些拖累,妇女真正能放开手脚投入社会,贡献她们的聪明才智,她们真正成为“半边天”了。
有时到街上走走看看,看到我们的女同胞穿着漂亮,脸上洋溢着幸福,就为她们高兴。她们脸上没有忧愁,没有菜色;她们穿着不再破烂褴褛;她们不再被裹小脚;她们或在家里做家务或在单位上班或在田园耕耘;她们或步行或骑车或坐车或开车或乘船乘飞机奔向工作的地方奔向亲人奔向家乡奔向旅游胜地甚至奔向国外。她们中有的人还成了各级政要,参与管理国家大事;有的成了名人名家,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不信请看神九飞天嫦娥刘洋,伦敦奥运夺冠女将叶诗文,她们都在为国扬威为国争光。
啊,新中国的妇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大好形势的潮涌,你们已完成由“奴家”到“半边天”的华丽转变。你们已变成中国真正的主人,顶起中国的半边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