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龙开口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21 10:25:42 点击率:41
情系龙开口
○ 杜宽活
认识龙开口,是在参加鹤庆县政协常委对龙开口水电站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视察时开始的。这天一早,我们乘车离开县城,随团前往目的地。一路上,夏日当空,风光旖旎,五辆小车经松桂,过朵美,直奔龙开口。
我们到达中江时,龙开口镇领导已经在办事处等候多时了。随大家漫步中江街头,我感慨万千。40年前,我曾和宣传队的同学去过一次中江。那时的中江街长不过百米,坑坑凹凹的土路边有不多几户人家,大半是茅草房,供销社、粮管所,一概平房。这次来中江,街道依然不宽,却已变成平整的水泥路面;大楼鳞次栉比,一幢比一幢漂亮;百米之内,有好几处三四层的旅社饭店,鑫源饭店、龙江酒店、华龙酒店、华悦酒店、龙开口酒店、中江酒店、成渝饭店,装饰华丽,顾客盈门。旁边的商店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业主和顾客笑脸相对。
我们在中江饭店就餐。主人很热情,用地道的中江风味招待我们,金沙江的江鱼和土鸡煮蛤蟆根(车前草),味道鲜美,让我们大饱口福。饭后,在办事处有些简陋的小平房会议室里,大家听取了龙开口镇领导关于龙开口工作情况的介绍。龙开口水电站建设的关键在于移民,重点在移民,难点也在移民。白族有句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离开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的美好家园,搬迁到陌生的山头去居住,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移民部门的支持下,各部门协调配合,努力工作,仅用了53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龙开口电站施工区141户456人的移民搬迁工作,刷新了云南省搬迁工作的新纪录。整个移民安置点移民群众思想稳定,秩序井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去年以来,为搞好龙开口镇的移民搬迁工作,县政协主席李玉梅曾多次来到龙开口进行现场指导,化解了不少矛盾,解决了许多问题。这次来,李主席要求常委们为下一步的工作多建言献策。是啊,建言献策是每个政协委员的职责,我们必须尽职尽责。龙开口电站是位于鹤庆境内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鹤庆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政协委员心系龙开口,情系龙开口,对龙开口水电站这样一想伟大的建设工程,我们义不容辞的要多看看,多建言献策。
视察团深入龙开口水电站移民搬迁区实地查看搬迁情况。这个搬迁区就是将来龙开口镇的地址,原来叫做大荒地,江对面是麻拐旦村,现在建起一座横跨金沙江的大桥。我们走进一户开旅社的人家,户主很热情地为我们让座,旁边的女儿多少有些腼腆,羞涩地给我们泡茶。几户人家正在忙碌着搞基建,工地上堆放着一些从金沙江边拾来的鹅卵石准备填充地基。据说这里部分地块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需要用石块填充。一位包黑帕、穿坎肩的老人在路上慢行,她神情恬淡,似乎在寻找什么失去的记忆……
我们又到拦河大坝上聆听电站任经理介绍电站的建设情况。龙开口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中游,是金沙江中游河段规划的八个梯级电站中的第六个梯级电站。电站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拦河坝、河床泄洪建筑物、右岸坝后式引水发电厂房及冲沙底孔、两岸坝头灌溉取水口等建筑物组成,于2009年1月16日提前实现大江截流,2012年底首台机组将投产发电。总之,龙开口水电站的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和供水,电站建成后可发展旅游和库区航运,促进地方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站在宏伟壮丽的拦河大坝上,放眼展望,我心潮澎湃,情不自禁的吟起一位伟人的诗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诗句虽然说的是当时设想中的长江三峡大坝,但又何尝不是说这龙开口电站呢!看,两岸青山隐隐,从身后拥来,层层叠叠;一江绿水悠悠,往眼前流去,浩浩荡荡。江边山头上的巨幅标语振奋人心:“能源于水,有容乃大”、“绿色电力,方能兴邦”。还有华能集团的口号:“以人为本,建设龙开口水电站!创造精品,服务一流!”、“为我八局作贡献!为我华能添光彩!”,同样激动人心。两岸电站施工区的绿化已初见成效,工区的边坡与河堤上绿树亭亭,绿草茵茵。大坝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车来车往,一片繁忙。天气很热,几个工人从工棚里抬出来几箱矿泉水,送给我们每个人一瓶。一切,紧张热烈,但又充满友善和谐。遥想几年后的龙开口,令人神往。那时,金沙江江面扩大,数十里水面流光溢彩,千帆竞秀,百舸争流,人们在游船上指指点点,尽情欣赏着两岸动人的风景。远处,峰峦叠嶂,青山滴翠;近处,高楼矗立,江城如画。人们生活在仙境般祥和的环境中,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尽情享受着人生的乐趣。那时,真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美妙世界了。
由于要赶回县城,视察团与龙开口镇领导握手告别。回程途中,我和同行的人谈起此行的观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都认为,龙开口水电站对鹤庆经济社会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我们应该常常到那里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