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催开幸福花——鹤庆县母屯村创新社会管理实施农村网格化服务推行片区管理侧记
作者:张银奎 发布时间:2012-12-30 12:42:30 点击率:19
日前,记者到鹤庆县母屯村采访,村党总支书记苏荣基告诉记者,母屯村施行片区管理员制度以来,做到“安全隐患排查无死角,服务群众不分大小事,处理热难点问题犹如‘110’快捷、迅速。”
在第一村民小组、退休职工、片区管理员李国树家中采访时,李国树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连忙拿出民情登记卡说道,“我联系29户,每户的住址、电话、家庭成员、经济收入(含种植、养殖、加工、务工)、耕地情况以及哪些户属于矫正对象,哪些户吵架打骂突出、哪家闹离婚等等都比较熟悉。”民情登记卡上,登记有矛盾纠纷调处、服务群众事项,哪些人外出务工、外来暂住人口有几人等。
母屯村村民周焕林与邻居老地基纠纷涉及三代人,纠纷时间由来已久,自实施农村网格化服务推行片区管理员制度以来,片区管理员苏金和不厌其烦多次主动上门调解,后来又请村组负责人一同上门做工作,经多方、多次调解,今年9月初,最终达成协议,化干戈为玉帛。周焕林发自内心感激推行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好处,称“农村网格化为我们邻居解决了多年的扯皮事”。
近年来,母屯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抓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试点村的契机,推行片区管理员农村网格化服务,全村实现了“零上访”、“零群体性事件”、“零恶性案件”的“三个零”和谐局面,确保了母屯村的和谐稳定。
总支引领,“四群”工作落实处
母屯村党总支部在开展“四群”教育工作中,结合实际提出具体工作措施,规范建设了党组织、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治保调解、民兵等村级组织;建立健全了村“两委”班子民主议事制度、村规民约和村务公开等规章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了村级民主管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中心户长率先垂范,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县重点工程丽江机场高速公路建设中,母屯涉及4公里,土地征用、工程施工中矛盾较多,由于村党总支坚强有力、工作深入,把所有矛盾化解在村里,无一人出村上访。
网格服务,搭建民心平台
为做好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延伸社会管理链,消除社会管理盲区,母屯村在推行片区管理员工作机制中,按照看得见、喊得应、管得住、防得实的要求,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础,把毗邻的15至30户群众划分为一个网格片区,设置一名片区管理员,全村共设31个网格片区,选出了31位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办事公道正派、懂国家政策法律、有爱心的片区管理员,具体承担村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为民办事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隐患排查员、公益事业建设协调员的工作职责。片区管理员做到“五个一”和“四上墙”。“五个一”即:一本聘书、一本工作手册、一本民情台账、一张民情联系卡、一块民情工作小黑板。“四上墙”即:片区管理员工作牌上墙、工作制度上墙、工作职责上墙、民情工作情况通报上墙。片区管理员熟民情知民意,能在第一时间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片区、大事不出村、棘手难缠问题不出乡镇”。
母屯村“两委”还高度重视重点人群管理,成立片区、村、镇组成的“三位一体”管控帮教领导小组,负责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工作。对易于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发挥镇司法所、镇综治办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人员信息资料,坚持一周一见面、半月一走访、一月一汇报,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确保刑释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思想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新犯罪。
群众参与,创建和谐幸福新母屯
母屯村“两委”以实施农村网格化服务试点工作为契机,一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由村党总支牵头、党员和文艺骨干带头组成业余文艺演出队5支共80余人,精心制作了《和谐催开幸福花》等歌舞节目。在“七一”、敬老节期间,组织开展五好老人、孝子贤媳、优秀片区管理员、优秀党员、致富能手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村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弘扬正气。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母屯村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实施了村间道路硬化、兴修农田排灌沟渠和机耕路、新建抽水站、改造村内电网、完善自来水工程、老年活动场所、环海路工程等建设,对村间道路进行美化、绿化、亮化,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三是抓产业发展,加快小康步伐。通过大力发展渔业养殖、生猪养殖、铜铁器加工、农家乐等产业,母屯村进一步拓宽了增收致富的路子,为创建和谐幸福新母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一村民小组、退休职工、片区管理员李国树家中采访时,李国树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连忙拿出民情登记卡说道,“我联系29户,每户的住址、电话、家庭成员、经济收入(含种植、养殖、加工、务工)、耕地情况以及哪些户属于矫正对象,哪些户吵架打骂突出、哪家闹离婚等等都比较熟悉。”民情登记卡上,登记有矛盾纠纷调处、服务群众事项,哪些人外出务工、外来暂住人口有几人等。
母屯村村民周焕林与邻居老地基纠纷涉及三代人,纠纷时间由来已久,自实施农村网格化服务推行片区管理员制度以来,片区管理员苏金和不厌其烦多次主动上门调解,后来又请村组负责人一同上门做工作,经多方、多次调解,今年9月初,最终达成协议,化干戈为玉帛。周焕林发自内心感激推行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好处,称“农村网格化为我们邻居解决了多年的扯皮事”。
近年来,母屯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抓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试点村的契机,推行片区管理员农村网格化服务,全村实现了“零上访”、“零群体性事件”、“零恶性案件”的“三个零”和谐局面,确保了母屯村的和谐稳定。
总支引领,“四群”工作落实处
母屯村党总支部在开展“四群”教育工作中,结合实际提出具体工作措施,规范建设了党组织、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治保调解、民兵等村级组织;建立健全了村“两委”班子民主议事制度、村规民约和村务公开等规章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了村级民主管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中心户长率先垂范,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县重点工程丽江机场高速公路建设中,母屯涉及4公里,土地征用、工程施工中矛盾较多,由于村党总支坚强有力、工作深入,把所有矛盾化解在村里,无一人出村上访。
网格服务,搭建民心平台
为做好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延伸社会管理链,消除社会管理盲区,母屯村在推行片区管理员工作机制中,按照看得见、喊得应、管得住、防得实的要求,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础,把毗邻的15至30户群众划分为一个网格片区,设置一名片区管理员,全村共设31个网格片区,选出了31位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办事公道正派、懂国家政策法律、有爱心的片区管理员,具体承担村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为民办事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隐患排查员、公益事业建设协调员的工作职责。片区管理员做到“五个一”和“四上墙”。“五个一”即:一本聘书、一本工作手册、一本民情台账、一张民情联系卡、一块民情工作小黑板。“四上墙”即:片区管理员工作牌上墙、工作制度上墙、工作职责上墙、民情工作情况通报上墙。片区管理员熟民情知民意,能在第一时间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片区、大事不出村、棘手难缠问题不出乡镇”。
母屯村“两委”还高度重视重点人群管理,成立片区、村、镇组成的“三位一体”管控帮教领导小组,负责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工作。对易于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发挥镇司法所、镇综治办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人员信息资料,坚持一周一见面、半月一走访、一月一汇报,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确保刑释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思想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新犯罪。
群众参与,创建和谐幸福新母屯
母屯村“两委”以实施农村网格化服务试点工作为契机,一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由村党总支牵头、党员和文艺骨干带头组成业余文艺演出队5支共80余人,精心制作了《和谐催开幸福花》等歌舞节目。在“七一”、敬老节期间,组织开展五好老人、孝子贤媳、优秀片区管理员、优秀党员、致富能手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村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弘扬正气。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母屯村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实施了村间道路硬化、兴修农田排灌沟渠和机耕路、新建抽水站、改造村内电网、完善自来水工程、老年活动场所、环海路工程等建设,对村间道路进行美化、绿化、亮化,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三是抓产业发展,加快小康步伐。通过大力发展渔业养殖、生猪养殖、铜铁器加工、农家乐等产业,母屯村进一步拓宽了增收致富的路子,为创建和谐幸福新母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