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三个层面
作者:杜雪江 发布时间:2011-09-13 19:56:30 点击率:125
阅读的三个层面
o杜雪江
著名美学家叶郎曾说,人生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人的日常生活层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等俗务;第二个是工作的层面、事业的层面,这是人生的一个核心层面;第三个审美的层面、诗意的层面,前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后一个层面是非功利的,超越功利的。我以为阅读也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消遣,第二个层面是功利,第三个层面是对话。
所谓消遣是指靠阅读来打发时光的浅阅读,如在沉闷的旅途,无聊的午后顺手读一份晚报,一本杂志或流行小说来打发一段寂寞的时光。作者的观点与自己不同也可一笑而过或人云亦云,长了见闻,多了谈资。正如当年的鸳鸯蝴蝶派作家们所言,喝酒买醉伤身,不如买本小说来读。
第二层面的阅读是功利。这样的阅读功利性很强,与自己事业、前途休戚相关。如为了某项考试、某个研究课题逐行逐句慢慢啃,甚至为了某个句子、某个概念而广泛查找资料,到处求教,还要做大量笔记。可以“一杯清茶半盒烟,雨敲南窗孤灯红”,三月不下楼而不知时序之交替。这实在是一个人的长征。很多学者都有过这样的苦读经历。余秋雨先生在《借我一生》中曾说到:“我读一段,就写一段笔记,做一段评论,不明之处读得很慢,有时遇到艰深概念,三天两天才疏通一句。”这样的苦读能为自己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对自己学术思想的建构起很大作用。
第三个层面是对话,与智者的对话。阅读已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是灵魂的需要。拒绝各种诱惑,不带任何功利,与古往今来的大师们或倾心交谈,或激烈争辩。在柔和的朝霞里,几行诗文;在午后的暖阳里,一卷随笔;在寂静的雨夜里,一本传记。穿越了时空隧道,与一个又一个得大师对话,会心处,云可赠人,诗可下酒。每一次阅读都是灵魂的涤荡,自我的超越。久而久之,自己已不是原来的自己,思想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胸怀不断扩大,可以博视古今而与天地万物相拥相融。
我绝无轻视第一层面阅读的意思,那也很需要,就像人不可能完全抛弃柴米油盐而谈审美。遗憾的是,很多人学校毕业后就放弃了阅读,即使阅读也只停留在第一层面上,书本娱乐了自己,自己娱乐了作者。
第二个层面的阅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知识,成就事业的拐杖。但是,我想人生的终极目标应是审美的人生,是“诗意的栖居”。这就要我们的阅读进入到第三个层面,与大师圣贤对话,不断有思想活水注入,做一个认真思考的人,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一个不迷失方向的人,一个具有生命大悲悯情怀的人。从而进入审美的人生,“诗意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