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12 11:14:20 点击率:47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我饱含热泪看完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录像,后来又通过反复学习,我深受教育,深受感动,这份感动发自内心,触及灵魂。一个人,当他拥有公而忘私的精神风貌时,他就从一个平凡的人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杨善洲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同志最本质的精神所在。
在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感召下,我开始用心思索,作为一名80后的财政青年,怎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坚定理想、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
杨善洲同志 60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以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一辈子淡泊权力、名利、地位,一辈子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杨善洲为乡亲们办事,不是简单地为群众送一点钱、修一条路、盖一间房,而是深谋远虑,从为更多的群众办实事的角度,从科学发展的高度,选择了大亮山。经过 20年艰辛创业后,他将大亮山林场无偿地移交给了党和人民。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年轻人都应该有立大志、做大事的宏愿。只有像杨善洲那样,拥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大抱负,才会有大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公而忘私的大境界。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着手,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好细节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杨善洲同志就是这样一位立志千里,始于足下的好榜样。他凭借自己淡泊名利的胸怀、勤勤恳恳的态度和滴水石穿的坚韧,通过日复一日的辛勤汗水终将荒山变成一片绿色的林海;他靠一腔追求、一种责任、一股激情、一份忠诚,用自己的实践,彰显出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如果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那么就以伟大的方式去做好渺小的事情”,这是成功学鼻祖、著名学者拿破仑·希尔的成功法则之一。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作为一名财政干部,就要肩负起为国聚财、科学管财、依法用财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青年干部,不能好高骛远,更莫怪英雄无用武之地。无论岗位如何调整,职务如何变动,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都应该始终如一。作为我自己,就必须怀着对工作的执著,顽强的意志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平淡看待自身,着眼小处要求自己,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坚持从点滴做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领导职位并没有让杨善洲同志安逸于荣华富贵,而是让他锐意进取的精神更趋高涨。他常年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睡木板床;总是穿一身发白了的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喜欢抽烟,但舍不得抽纸烟;买树苗资金不足,他经常上街捡果核。在大亮山植树的20年间,他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后提高到了100元)。保山市委、市政府给他20万元奖金,他将其中的16万元捐给了学校、林场及附近的村子搞建设,只留下4万元给老伴养老。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既然选择了财政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记名利,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中磨练自己的意志,砥砺自己的品格,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个高尚的、与时俱进的财政干部。
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60多年,无论身居何职,他都始终做到牢记使命,矢志不渝。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退休后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植树造林当作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要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做到胸有大志,脚踏实地,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决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和错误思潮;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做一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作为我自己,应该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一步一个脚印,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昂的工作斗志,始终保持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以积极、感恩的心态和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牢记宗旨,立足本职,做好服务。
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的优良作风。
杨善洲同志一生都热爱学习。他常往乡下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群众当中不断汲取智慧,增长才干。上大亮山种树期间,他还自费订阅了近 10种报纸杂志。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的优良作风始终伴随他一生。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财政青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新知识、学习新业务,做到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争当学习型干部。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以“复合”、“专业”为标准,不断加强财政业务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信息化知识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行财政制度、财政改革等都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并且这些情况和问题往往都和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部门和个人利益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不能因循守旧,不能抱残守缺,不能人云亦云,而应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深入实际,认真调查。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务实创新的有用之人。
青春不是回忆逝去,而是把握现在;青春不是挥霍筹码,而是积淀岁月。杨善洲同志的事迹,让我为之动容,因为它讲述了高尚灵魂最平凡的故事;杨善洲同志的精神,让我铭记于心,因为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既然处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既然投身了光荣的财政事业,就应该像杨善洲同志那样怀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的热爱,用心承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立足本职,努力奋斗,在奉献中书写人生的轨迹,在奋斗中经历挑战和考验。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河西村指导员 高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