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工业 惠民生 促和谐——鹤庆县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势头强劲
作者:张银奎 发布时间:2013-03-10 16:56:28 点击率:18
抓工业 惠民生 促和谐
鹤庆县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势头强劲
近5年来,鹤庆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加压力的精神,坚持大战略、实施大项目、引进大企业、培植大产业,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全县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势头强劲。
综合经济实力、招商引资大幅提升。2012年鹤庆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6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54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5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7273元、6010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2.05亿元、27.86亿元。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28个,协议总投资111.14亿元,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07.11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经济持续发展。5年来,我县三产结构从30.1﹕39.4﹕30.5调整为18.4﹕62.2﹕19.4。2012年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46亿元。投入5.73亿元,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漾弓江河道治理(一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血防、五小水利等大小项目11067项,新增蓄水库容135.8万立方米,水利化程度从2007年的42%提高到54%。农业产业化建成10.27万亩蚕桑、4.11万亩烟叶、1.28万亩甘蔗、80万亩泡核桃。畜牧业实现产值8.15亿元,比2007年增长89.02%,年均递增13.58%。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兴鹤山地工业园区已被省列为未来5年拟培育的45个省级工业园区和30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园区,被州确定为500亿元工业园区。培植壮大了北衙矿业公司、华润水泥公司、溢鑫铝业公司、凌云资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从2007年的13户增加到20户,初步形成了矿冶、能源、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五大工业产业。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5.9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1.8亿元,占全县GDP比重为53.67%。2012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30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2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县共建成1个农资配送中心、1个百货配送中心和248个“农家店”。物流、金融、保险、通讯、餐饮业等实现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建设全面加快。5年交通投入10.95亿元,鹤庆火车站如期投入运营,丽江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鹤庆段一级路、县城至新华旅游路、金中公路、东山公路等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完成58项通畅通达、30项通行政村油路等交通项目建设,上鹤一级公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247.75公里,比2007年增加785.7公里。电力投入6.2亿元,实施了1个500千伏变电站、1个110千伏变电站、2个35千伏变电站、8个乡镇农网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电网结构日益完善,全县实现户户通电。新农村建设方面,整合各类资金1.38亿元,实施15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合资金3.33亿元,实施了2个小康示范村、116个省级重点村、8个州级重点村、4个中心村、6个示范村及748项“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建设方面,投入2.6亿元,先后完成了县城至火车站连接线、鹤阳路中段等市政道路建设,实施了县城垃圾处理场、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停车场等一大批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商品房38.6万平方米,销售20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比2007年增加1.14平方公里,达6.88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29.6%。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快速发展。5年来,鹤庆县教育上投入达10.61亿元,年均递增26.97%。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贫困学生救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极开展;加固改造B、C级不安全校舍2.51万平方米、拆除重建D级危房9.35万平方米,新建校舍9.82万平方米;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完成5个乡镇卫生院、90个村卫生室改扩建和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县计生服务站等项目建设,新农合参合人数23.89万人,参合率达96.0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16.23万人,发放养老金6187.35万元;全县12296户27781人享受城乡低保,发放低保金1.4亿元;建成2548套12.61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入住2144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371户、修缮加固10071户,部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