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与政协优势的思考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15 16:18:57 点击率:39
社会管理与政协优势的思考
○李玉梅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人民政协负有重要责任,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献计出力,是人民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政协践行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人民政协具有独特优势,在提出真知灼见的献策服务、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服务、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凝心聚力服务等方面,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
人民政协具有统一战线、团结联合、兼容并蓄的优势,能够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建设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囊括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别的代表人士,具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先天”优势和组织基础。政协工作,思维路径是求和谐,主要方式是重协商,基本关系是合作,终极目标是实现政通人和。可以说,政协的根本任务“凝心聚力”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社会有序和谐”是高度吻合的。因此,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发挥人民政协的统一战线工作,既是人民政协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是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二
人民政协具有界别民主、党派民主、协商民主的优势,能够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加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是治本之举。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讲,就是解决好民生、民主、民心的问题,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健全利益协调保障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毛泽东同志在人民政协成立初期就明确提出,政协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调整关系。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人民政协要努力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导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的和谐发挥积极作用。人民政协在协商关系、化解矛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政协这种界别民主形式,为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提供了重要渠道。界别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每一个政协界别都联系着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人民政协通过发挥界别作用、抓好界别工作、反映界别访求、协商界别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各界别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从而为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创造条件。其次,政协这种党派民主形式,为协调政治关系提供了重要平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其最重要的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巩固和发展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这对整个国家地区政治关系的和谐与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至关重要。再次,政协这种协商民主形式,为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提供了重要手段。协商是现代社会管理最重要的工作理念和机制之一,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作为以平等、对话、沟通、协商,兼顾为主要动作方式的政协协商民主,既维护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又照顾少数群体的合理诉求,特别是反映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形成合理、协调、均衡的利益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独特的优势。
三
人民政协具有人才荟萃、位置超脱、环境宽松的优势,能够发挥建言献策、参谋助手的作用。能献策,献实策、献良策,是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的重要特点和突出优势之所在。人民政协向来有“人才库”、“智囊团”的美誉,能够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人民政协位置相对比较超脱,在查实情、摸实况、听实话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看问题相对客观,能够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诤言、出实招。人民政协秉承求同存异的工作原则,倡导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富有兼容并蓄的政治智慧,可以使各种思想得到充分的激发、表达和吸收。政协相对于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来讲,没有多少硬性任务,时间比较宽裕,精力能够集中,有条件就社会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可以提出一些比较成熟、比较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当好参谋助手。
四
人民政协具有联系广泛、亦官亦民、渠道畅通的优势,能够发挥反映民愿、引导民众的作用。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阶层日益分化、利益格局日益多元,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任务更加繁重。做群众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工作,下情上达,为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具有广泛、真实的民意基础,减少和避免因决策失误而损害群众利益、危害社会稳定的事情发生;另一方面,要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解疑释惑的工作,上情下达,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得到全面、完整的贯彻落实,真正利民惠民,维护社会和谐。政协委员既非“处庙堂之高”,亦非“居江湖之远”,本身就是某一群众的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做思想政治工作更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作者系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