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2-09 14:10:41 点击率:69
近年来,云南弥渡县按照点上出经验、面上求突破、整体抓推进“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以实现“四有”目标为突破口,以创建党建示范点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县实现了党的建设有制度,党员活动有阵地,干部工作有激情,群众致富有门路。
建阵地,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县委组织部长、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县、乡、村三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形成民政、财政、发改、建设、国土、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县委组织部充分履行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的职责,做到“五注重五确保”,即注重因地制宜、确保统筹规划,注重整合资源、确保多元投入,注重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注重落实责任、确保工程进度,注重拓展功能、确保作用发挥。采取上级争取一点,县财政配套一点,村集体经济投入一点,部门整合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资金筹措方法,整合各种资源,争取多方支持,促进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稳步推进。
统一标准,从严监督。活动场所规模及图纸设计,在广泛听取乡村干部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讨论,认真研究,形成全县一套图纸、一种模式;在规定面积要求的基础上,统一活动场所标志,如五角星标识、国旗,统一制作宣传专栏、党务公开栏、党建工作揭示牌。严格按照《弥渡县项目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监察、审计等部门强化对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制定《弥渡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的意见》,明确了活动场所资产管理、使用、处置的权利主体及责任。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部、民政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村委会检查指导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抽调相关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推进不力的通报问责;适时召开工程建设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比对、互相促进。
建设超前,功能齐全。在选址上,将新建的活动场所规划布局在交通便利、辐射较强、乡村经济文化中心地带上,为小城镇规划建设作好定位,为增加租赁性集体收入创造条件。在建设规模上,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扩大建筑规模,提高建设标准,85个行政村活动场所建筑面积均超过200平方米,其中300—400平方米的有39个,400平方米以上的24个,党员活动室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17个,满足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建筑特色上,结合地方文化特点,使活动场所建设风格与城镇规划建设相协调,与地方民族风情相协调。在功能发挥上,活动场所建设集村“两委”办公室、乡村图书屋、警务室、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党务村务公开及政策法规宣传阵地为一体,在为党员提供各种活动需要的基础上,向满足一般群众活动需要推进;在确保公益活动需要的基础上,向对外租赁房屋、铺面,壮大集体经济推进。
及时延伸,建到支部。将撤校并点后闲置的校点一律作为村民小组党员及群众活动场所。从2012年开始,每年筹集1000万元以上资金,按照新建村组活动场所每个补助5万元,修缮村组活动场所每个补助2万元;新建社区活动场所每个补助20万元,修缮社区活动场所每个补助5万元的标准,每年建设村组活动场所不少于100个,力争“十二五”末实现村组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05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670万元,建成自然村级活动场所225个,其中新建195个村,修缮30个村。
抓示范,以点带面走出党建工作新路子
全县党建示范点创建始终坚持科学布局、合理选点、创新载体、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在“增强凝聚力、体现先进性、创造新经验、当好排头兵”上下功夫。
选好点,起好步。按照创建“白州党建示范走廊”的标准和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全县交通主干道214国道、祥临公路、果河路沿线党建基础好、工作成效明显、带动示范能力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基层党组织确定为创建对象,打造“弥渡基层党建示范带”。县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党建示范点创建经费,对已被命名的党建示范点每个给予1万元的表彰奖励,对正在创建的网络党建示范点每个补助设备购置、软件及业务人员培训费1万元。目前,全县有州级党建示范点7个、县级党建示范点13个,正在创建党群共建州级示范点3个、县级党建示范点5个、网络党建示范点10个。
重管理,严要求。建立县委领导挂钩联系、组工干部结对指导党建示范点制度,县委领导重点在组织领导、政策措施、项目资金、工作思路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组工干部重点对党建业务、体制建设、工作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县委多次召开党建示范点经验交流会,总结示范点创建成功经验和做法,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农村、社区、机关、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示范点量身定做创建标准。并制定出台《弥渡县党建示范点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长效机制,按照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每年底对各党建示范点进行考核,考核分在90分以上保持荣誉,在80分以下给予通报批评,70分以下采取摘牌处理。
见成效,出成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在党组织设置模式上创新,建立“支部+协会+基地联农户”设置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行业协会、专业协会上。蔡庄、双海党总支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党支部、劳务输出产业党支部、生猪产业党支部,莲峰党总支建立了红雪梨协会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家政服务党小组,罗荡村党总支建立了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有的示范点还以协会牵头,注册农产品商标,统一农产品销售,使农户和协会党支部实现“双赢”;有的示范点收储闲置土地、物资,制定科学的集体资产管理、经营制度,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有的示范点念好“山字经”,开发林业资源增加集体收入;有的示范点由集体牵头合理流转土地,集约化种植经营,拓宽创收渠道,有效破解了“空壳村”难题,找到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之路。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初步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党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