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为弥渡县党建注入新鲜活力
作者:谭德柱 发布时间:2011-08-30 08:06:08 点击率:31
创先争优活动中,弥渡县紧紧围绕实现“五好五带头”目标,以“争创一流业绩,促进科学发展”为活动主题,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不断创新载体,突出特色,着力创建硬件建设一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一流、村干部素质一流、党员发挥作用一流的基层党组织,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高标准创建示范点,打造党建精品工程。结合“白州党建示范走廊”建设要求,采取边推进、边总结、边交流、边提高的党建示范点创建方法方法,在投入资金1220万元,完成全县89个行政村(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将82处撤校并点后的场所调整为村组党员活动场所,实现行政村(社区)活动场所全覆盖的基础上,每年投入20万元作为党建示范点创建经费,将交通主干道国道214线、祥临公路、果河路沿线党建基础好、工作成效明显、带动示范能力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基层党组织确定为创建对象,打造“弥渡基层党建示范带”。 党建示范点以建立“支部+协会+基地联农户”的设置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行业协会、专业协会上。有的示范点以协会牵头,注册农产品商标,统一农产品销售,使农户和协会党支部实现“双赢”;有的示范点通过收储闲置土地、物资,制定科学的集体资产管理、经营制度,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有的示范点通过带领群众念好“山字经”,开发林业资源增加集体收入;有的示范点由集体牵头合理流转土地,集约化种植经营。目前,全县有州级党建示范点2个、县级党建示范点13个,正在创建州级党建示范点3个、县级示范点6个,全县89个村(社区)集体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的村已达50%以上。
抓队伍,建机制,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弥渡县紧紧围绕基层党建“五好五带头”的工作要求,以“三级联创”活动为统揽,深入开展强班子、强素质,创建带领致富党组织、争当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双强双带”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培养选拔带富型、创业型基层干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大力实施农村党员“三培养”工程,多渠道选拔农村致富带头人;发展党员实行“四推”,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在2010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新当选的953名村“两委”成员中“双带型”党员达264名。同时,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弥渡县结合县情,相继制定出台了县级领导挂钩联系等相关制度和保证措施,总结推广了“机关+农户”、“农村党员+贫困户”等好经验、好做法,开展以“串百家门、问百姓事”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群众互助活动;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全县89个村(社区)党总支1088名农村党员定岗履职,切实担当起服务群众的职责,截至目前,全县4009名机关在职党员与农村困难群众结对帮扶,1236名致富党员与1314名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带动和帮助4万多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围绕助民为民,突出服务争创一流。建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点、党员责任区,亮出党员身份,把党组织和党员要干的实事向群众公开,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将“授旗评星”活动与年度目标考核、年终考核、评选表彰先进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扎实开展流动红旗、星级党员评比,引导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追旗争星,形成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如今,全县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特别深入到建设项目多、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历史遗留较多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基层党员和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望、改善民生的期盼、解决问题的诉求;帮助困难群众分析致贫原因,提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具体思路和办法,协调解决脱贫致富所需要的启动资金,积极探索劳务输出、智力帮扶等新途径,引导困难群众自主脱贫、自我发展。2010年5月以来,全县958个党支部共承诺2986件,12814名党员共承诺25980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382件、调解矛盾纠纷78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