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给力非公企业党建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2-05 17:21:10 点击率:25
近年来,云南弥渡县针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滞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着力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逐步驶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轨道”。
建立培训制度,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地位。把非公企业负责人及党支部书记培训列入全县干部和党员培训计划,每年对非公企业支部书记要进行定期培训,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同时对非公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支持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支部在企业的“地位”。企业党建工作有地位,支部书记就能理直气壮地带领支部一班人,开展一些活动,支部工作充满活力。先后培训非公企业负责人及支部书记168人次,以“送出去”的方式,组织32名非公企业负责人及支部书记赴浙江大学开展异地培训。
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激发非公企业活力。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采取一人一企、一人多企的方式,选派15名退居二线的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县处级及科级老领导到企业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参与不干预、支持不拆台、引导不强制、监督不迁就的“四不”工作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积极协助指导企业开展好党建工作,不断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建立党建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特别是扩大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面作为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党建工作有部署、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考核,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全县非公经济组织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便于管理、利于活动”的原则,有条件成立支部的,建立支部;适合成立联合支部的,组建联合支部;暂时没有条件组建的,就近明确挂靠支部,其他企业党员就近参加属地支部活动,做到“有阵地、有制度、有班子、有队伍”。全县共有非公有制独立法人企业47个,党员232名,已建立党组织8个,其中联合党支部3个,覆盖非公企业37个,让所有非公经济组织党员都有了自己的“家”。
建立典型培育制度,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用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坚持分类指导、重点帮扶的办法,扶持一些基础条件好的企业支部,使党支部成长为企业发展的政治核心,企业文化的政治向导,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企业环境,让企业老板认同、支持、肯定党支部的工作,为整体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全县打造出2个非公经济县级党建示范点、1个州级示范点,其中弥渡县苴力镇矿管党总支被命名为大理州非公经济党建示范点,同时被云南省工商联确定为非公经济创先争优联系点。非公经济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组织企业党员开展“党员示范车间”、“党员示范班组”、“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为非公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让党员成为非公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断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三培养”制度,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加强对优秀员工的教育和引导,运用企业干部提薪升职激励方法,把优秀员工发展为党员,不断完善非公有制企业非党员管理人员和优秀员工进入党组织工作机制。在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三培养”活动,即“把企业中的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把党员中的业务骨干培养成为优秀后备干部或学科带头人”的活动,为企业党组织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提高了党员干部带领干部职工建设企业和发展经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