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四挂”打造服务型学校党组织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2-05 17:19:27 点击率:23
近年来,云南省弥渡县创新学校党建模式,拓展党员服务空间,以“四联四挂”,打造服务型学校党组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联系学生家长,挂钩山区学校。县教育局党委机关党员和乡镇中心学校党员干部在挂钩乡镇村联系2户学生家长,股室挂钩一所山区学校。党员干部每学期至少深入到挂钩联系学校2次以上,要求下校开展挂钩联系工作时,必须轻车简从,办出实事,求得实效,避免流于形式。挂钩联系的党员干部深入到联系的学生家中,及时了解学生家长对当地教育的满意度,确保好的教育政策在基层“不走调”。积极帮助挂钩学校协调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困难,切实为基层学校排忧解难。指导挂钩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督促挂钩学校认真采取有效实施,确保学校不发生责任事故。同时检查督促挂钩学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协助挂钩学校抓好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等“四风”建设。
联系后进学生,挂钩贫困家庭。实行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及贫困家庭制度,每名教师党员联系2 名后进学生,挂钩一个贫困家庭。挂钩联系学生及贫困家庭的党员,对联系对象经济上尽力帮扶,学习上悉心指导,思想上真诚沟通,让困难学生学有劲头,让家庭看到希望,促进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身心健康成长。
联系青年教师,挂钩问题班级。每个党员联系一个青年教师,密切关注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给予理解、支持、帮助,鼓励他们积极进步冒尖出成绩,尽快成为学科的中坚力量,争当学科骨干教师,打造优质学科资源,建设团结高效学科团队。同时自己努力争做师德师风的楷模,业务上的行家,工作中的榜样,讲党性、比奉献、树形象。全县教育系统实行“党员进班级”制度,每个党员联系一个“问题”班级,并定期深入班级,深入课堂,了解学生,了解学情;与班主任共同分析学生的特点,查找班级各科目的教学情况与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症结,共同研究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依据班级和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明礼、诚信、厚德、博学”,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联系课改项目,挂钩课题研究。每个党员,特别是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党员,争当课改先锋,全力推行“有效教育”,带领广大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带头上好“党员示范课”,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针对学校在教学、管理、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个党员重点选定一个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群策群力推进教育发展。几年来,县教育局党委先后采纳党员课题研究建议17个,有效开展了“党员示范岗”、“中层干部包(带)班”、“党员帮学”、学校师生“手拉手”、教职工大比武等活动,为提高学校党组织服务能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