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谋发展 抢抓机遇争一流
作者:谭德柱 发布时间:2011-08-25 16:42:40 点击率:68
弥渡德苴乡邑郎村党总支创先争优纪实
邑郎村,这个富有东方韵味的神秘地方,位于弥渡县德苴乡南部,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所在地30多公里。全村辖12个自然村,5个村党支部,人口1704人。每一位到过邑郎的人都知道,昔日的邑郎村是一个集“边远、冷凉、贫困”于一体的落后山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群众致富无门。创先争优活动中,邑郎村党总支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思路,抢抓机遇、狠抓发展,带领群众凭着一股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千方百计的加快产业发展,加快集市建设,加强乡村文明创建,硬是把一个昔日落后贫穷的山村转变成了如今群众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人潮如流的新农村、新集市。
抓产业培植,拓增收致富渠道。产业发展少,群众致富难,一直以来困扰着该村群众,为改变当地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村党总支一班人带领群众在巩固提升烤烟支柱的同时,积极发展蚕桑、核桃和畜牧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千方百计拓宽群众收入渠道。烤烟,邑郎村是德苴乡烤烟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同时,烟叶收入又是当地群众的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抓好烤烟生产,对于当地群众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巩固好烤烟支柱产业,努力将邑郎村建设成为全乡的最大的“烤烟科技示范基地”,该村坚持把烤烟工作作为大旱之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方面,要求各村支部书记带头,普通党员示范,千方百计蓄足烤烟抗旱保苗用水,确保了全村1390亩烤烟的按节令移栽,二是强化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烤烟移栽和中耕管理期间,村党总支一班人舍小家顾大家,不分工作、节假日,配合县乡工作队和烟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抓实烤烟预整地、啤酒瓶定位、地膜覆盖等各项科技措施落实,在提质增效上狠下工夫。三是烟叶收购工作期间,村党总支全体人员和各村支部书记坚持巡逻制度,确保烟叶不外流。由于科技措施落实到位,党员带动到位,工作督促到位,2010年,该村今年虽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但仍然收购烟叶22多万公斤,超出任务数近3万公斤。邑郎村山地、林地面积大,具有发展泡核桃和生猪、肉牛养殖业的良好自然条件。为切实提高种养水平,村党总支还积极与县乡林业、农业、畜牧等部门联系,邀请专业技术员近800人次到各村小组进行了巡回培训,实地指导,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养技术,提高种养水平。截止目前,全村共发展泡核桃6000多亩,近一半的果树已开始挂果。2010年,全村存栏生猪1240头,肉牛514头,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集市建设,打造特色山街。邑郎街,以前一直由工商部门委托私人收费管理,长期处于只重收费,不重建设管理的状况。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村党总支积极向工商部门争取,由村委会来代理收费管理市场。这样一来,村里终于有了一笔集体经济来源。2008年,借德苴乡政府决定开发金宝山铂钯矿之机,把邑郎集市建设作为全乡的一项重点亮点项目来抓,憋足了劲的村党总支一方面积极配合乡里做好建设规划,搞好土地收储,严格制止滥用土地随意建房行为的发生;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四处筹集资金,硬化街道,拓宽街面,新建活动场所,架通引水管道,解决集市群众饮水难题,改善集市环境。如今,随着金宝山开发和交通条件的改善,邑郎街越来越热闹起来,已初步形成集商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繁荣有序、布局合理的特色山街。每逢邑郎街天,集市上来自全县各地的商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抓队伍管理,带动群众文明。党员干部形象好,社会风气坏不了。邑郎党总支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把党员争当“五带头”作为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标准,定期召开“两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通过汇报工作,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边整边改使遗留问题和矛盾得以逐步解决,使问题党员、问题干部改掉缺点提高素质。党员为人站得直,干部办事行得正,使群众做有目标,学有榜样。于是一股学科学、破迷信,学科技、用科技,解放思想、移风易俗的创先争优之风在党员干部中悄然兴起。在党员干部的邀请下,传经送宝的技术员来了,现身说法的致富带头人也多了,群众中比种养殖技术,比手工业、加工业的发展,比加快富裕的现象蔚然成风。昔日村子里损坏集体利益、破坏公共设施、“六害”抬头等不良风气,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敢说敢管,一时间在群众中便兴起了一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互谅互让、你帮我助的良好风气。“十星级文明户”、先进个人多了起来,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不良风气少了下去。邑可郎村农家妇女尹菊仙,孝敬残疾公婆事迹感人,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村委会主任禹永安,工作成绩突出,被表彰为全省村民选举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