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同携手 共逐乡村“中国梦”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14 16:41:41 点击率:35
党群同携手 共逐乡村“中国梦”
走进弥渡县新街镇小陈家营村,水泥路面宽敞整洁,绿化树挺立村道两旁,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休闲凉亭内老少欢喜。村民安居乐业,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尽显其乐融融之美。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感叹,乡村“中国梦”,离我们并不遥远。
近年来,小陈家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按照“党建领村、产业活村、环境亮村、和谐兴村”的思路谋发展、促发展,着力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形成了党建、经济和社会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末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被命名为县级党建示范点,连续30年无刑事案件发生,先后被评为“文明村”、“乡风文明示范点”、“先进平安小组”。
党建领村,党群齐心谋发展
如今,只要问起“幸福不幸福”,小陈家营村老百姓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幸福,幸福,全托党的福”。小陈家营是一个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坝区自然村,现有农户55户,228人,设党支部1个,有党员7名。全村耕地面积139亩,人均占有耕地仅0.61亩,是典型的资源“贫穷”村。
如何突破资源“贫穷”的发展瓶颈,带领群众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既是村党支部考虑的首要问题,也是一直以来村民心中的困惑。近几年,村党支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四群”教育等活动为契机,以“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党员群众群策群力,共商致富之计。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示范在创业岗位上,全村传统手工编织“异军突起”,支柱产业培植成效明显,农户收入倍增,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产业活村,增收致富“鼓腰包”
为避免陷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发展“围城”,村党支部创新发展思路,审时度势地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改传统种植粮食作物为种植大蒜、蔬菜、制种玉米、啤大麦、水晶豌豆等经济作物,每年为全村群众带来3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现有奶牛养殖户10户、20头,其中村党支部书记陈浩家养的奶牛在全县首届奶牛大赛中获得“金牛王”称号;生猪养殖户20户、80多头。
小陈家营村素有“织绳之村”的美誉,村民农闲时就在家里编织绳索。村党支部发挥这一传统手工编织优势,鼓励农户编织创收,村民陈家淑一家仅打绳子一年的收入就多达3000余元,加上丈夫农闲外出务工收入、家庭养殖收入和田地里的收入,一年到头总收入近3万元。全村大部分群众的收入方式大都这样。如今,从事麻绳纺织手工业的农户达55户,从事商品流通、饮食服务、运输、手工业等个体工商活动人员20余人。
针对村内田少人多,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在村党支部的动员下,由党员带头外出务工“淘金”,并做好“传帮带”工作,全村65%的青壮年劳动力到浙江、广东一带打工,每年为该村淘回近50万元的“金”。多种多样的增收致富方式,让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小康生活越来越近了。
环境亮村,身在乡村如在城
一名多年从事运输的村民自豪地说:“虽然我在县城也有房子,但我觉得还是村里好住,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小区差。”
近几年,小陈家营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用城市规划的理念规划村庄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一事一议”,全村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累计投资30多万元,投工投劳1235个,铺筑村内主干道弹石路1.04千米,水泥硬化进户巷道40米,支砌混凝土档墙213米,绿化村庄植树1000多株,建凉亭1个、石凳8条,公厕、公共垃圾池各2个;多方筹资45万元,铺筑900立方米水泥路,建设客场1个、篮球场1个、村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4间,设置平安村社“三字经”、“十星级文明户”光荣榜和村规民约展示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让村民身在乡村,却能享受到城市般的生活环境。
和谐兴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村民能够一门心思投入发家致富,得益于村里有良好的平安和谐环境,一说起平安和谐给村里带来的好处,村民杨光更是深有感触:“我们村里好多年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刑事案件啦,就是打架斗殴的也没有出现过,村里太平了,无论是小孩还是妇女单独在家,自己在外做事都放放心心的,这是一种福气啊!”
如今,小陈家营村的村民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平安和谐才是真正的幸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村民小组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管理,健全调解组织,成立了村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引导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陈规陋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推动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促进全村安定和谐。广泛开展道德评议、邻里纠纷调处活动,对村内各种大小矛盾提前介入,合理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大事小情实现在村内就调处成功,问题不出组,矛盾不上交。
物质上富了,精神上也不能落下。村党支部动员村民,多方筹资建成文化活动室1个,购进各类图书近千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真正做到“鼓”了钱袋,也“富”了脑袋。同时实施乡村美化工程,扎实开展“治理脏乱差,文明进农家”活动,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抓实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建成“十星级文明户”光荣榜,让十星户上墙,在村内形成学十星、创十星,争先进、创文明、保平安的和谐新风。实现了连续30年无刑事案件发生,无吸毒人员、无法轮功练习者、无赌博人员、无夫妻离异现象、无大龄光棍青年、无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先后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文明村”、“乡风文明示范点”、“先进平安小组”。村党支部书记陈浩同志2010年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光荣称号。
今天的小陈家营,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越来越坚定,乘着“十八大”的东风和党的富民政策,村民们正卯足干劲,追逐着自己的乡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