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强化抗大旱保民生
作者:苏淮 发布时间:2013-07-31 10:16:19 点击率:27
弥渡县树牢抗大旱、抗大灾的思想,把抗旱工作与“四群”教育活动、大春生产等工作有机结合,全力以赴抗大旱、促春耕、保民生。
一是加强增蓄工作。及早安排蓄水工作,编制了《2013年上半年供用水方案》,采取一库一策、一村一策,加快引水渠道的修复和管理,做到有水必蓄、有水必拦、有水必提,抓住河道、沟渠、地表有水可引、可抽、可提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采取畜、引、抽、提、拉、截流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库塘和水池水窖蓄水。山区、半山区重点抓好小水池、小水窖的增蓄工作,坝区重点开展机电井修复工作,切实保障雨季到来之前人畜饮水和必要的生产用水的正常供给。
二是加强用水管理调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及时掌握水库、坝塘的蓄水动态,加强用水管理,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现有水源的利用率,让有限的水源发挥最大效益。严格用水审批制度,全县小(二)型水库用水由乡镇分管领导审批,小(二)型以上水库用水由县领导审批,安排30人专门负责水库用水调度。对抽、提水工程进行维修,随时准备启用。积极发动群众抗旱,充分利用各种抗旱机具设施,共同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抓紧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大横箐水库概算投资6279万元,完成投资5826万元;桂花箐水库工程概算投资9624万元,完成投资960万元;巴冲箐水库概算投资14564万元,完成投资3788万元。抓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591万元的2件小(一)型水库、23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2700万元的毗雄河河道治理一期工程,投资2400万元的毗雄河河道治理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投资2593万元实施涉及5.1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紧实施抗旱应急增蓄项目。今年我县计划建设“爱心水窖”5000件,目前安排建设4000件。德苴乡青云青丰、太平和苴力镇五台、牛街五打口等一批抗旱应急工程正在抓紧实施。概算总投资1160万元的县城引水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今年4月底可完工。
四是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为抓手,及时组织力量,全面深入干旱严重的地区,认真摸底排查旱区群众缺水情况,对可能出现困难的乡镇、村组、学校等进行全面排查,摸清缺水情况,认真研究供水应急工作,全力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储备大米580吨,认真核查重灾区困难群众缺粮情况,加大对受灾群众特别是重灾区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
五是加强农业生产工作。派出1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储备化肥2.73万吨,种子900吨,农药218吨,农膜700吨,组织春耕农机6050台套,检修1405台套;通过“一折通”兑付2757万元种粮补贴。及时抓好烤烟生产相关工作,烟叶面积已落实到田块,育苗工作全面完成,可供移栽面积6.9万亩,正在开展烤烟预整地工作。千方百计确保烟区水池水窖蓄满水,力争在最佳节令完成烤烟大田移栽。同时,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超前谋划大春粮、烟、经作的种植布局,实施水改旱2万亩。针对可能改种、补种等情况,提前做好50吨备荒种子储备。充分利用科技入户、农业信息网、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全面做好小春管理措施落实,降低旱灾损失;大力推广旱育秧、育苗移栽、覆盖栽培等节水栽培技术,变大面积抗旱为小面积保苗,尽量减少抗旱压力。实施好9万亩地膜包谷种植、5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工作。目前,共组织旱育秧、包谷制种、农机安全等培训29期,培训人数75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