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上好“五门必修课”扎实抓好乡镇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培养锻炼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3 22:44:57 点击率:48
红河州上好“五门必修课”扎实抓好乡镇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培养锻炼
来源:红河党建网
今年3月,乡镇党委换届结束后,红河州及时通过采取任前谈话、专题培训、上岗锻炼、结对帮带和考评考核等五项措施,扎实为新当选乡镇党委委员的62名大学生村官上好“五门课”,让他们较快转变角色,熟悉岗位,胜任工作。
一、组织任前谈话,上好“心理课”。为让新当选的乡镇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能尽快找好位、上好岗、履好职,各县市集中对新当选的“村官委员”进行了一次任前谈话,重点对辖区的发展目标,乡镇的工作定位、职能职责、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交流,既交任务、也教方法,既打气鼓劲,也警示提醒,在上岗前为他们上好第一课。石屏县采取1+1的交心谈心模式,即由乡镇党委书记与新当选乡镇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心灵鸡汤”式的谈话,对他们如何转变角色、干好工作给予了思想上的启发和工作上的引导。蒙自市、弥勒县还将乡镇党委书记与“村官委员”谈心谈话的做法形成制度并定期开展。
二、强化教育培训,上好“理论课”。以乡镇党委换届培训为契机,就与乡镇工作紧密相关的“十二五”规划、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新农村建设、产业培植、社会管理、综治维稳等知识和创先争优、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对“村官委员”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农村工作能力和勤政廉政意识。金平县整合培训经费,联合多个县级部门,采取“捆绑式”培训方式,让“村官委员”与其他县乡干部一起到州委党校参加培训,课后及时组织经验交流会,撰写培训心得体会,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红河县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菜单式培训模式,通过定期、定额与自主择训、预约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对“村官委员”的业务能力和创业技能进行重点培训。开远、弥勒、屏边等县市专门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党委委员QQ群,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开展结对帮带,上好“业务课”。针对新选拔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大学生村官缺乏乡镇领导工作经验的实际,各基层党组织多形式强化帮带工作,从“村官委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帮带,实现全面提升。金平县建立“3+1”结对帮带制度,即:县级挂钩领导、县属帮扶部门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三者同时联系帮带一名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绿春县实施“多带一”的轮流帮带模式,实行“师徒帮带制”,为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聚能充电”。屏边县白河乡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车丽薇在乡党委副书记的指导下,建立完善了本乡镇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制度,充分发挥辖区内在岗村官的专业特长,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乡党委和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
四、加强岗位练兵,上好“实践课”。在“村官委员”基本熟悉乡镇工作情况后,各乡镇根据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大学生村官的个体特点,有意识地安排其参与征地拆迁、纠纷调解、项目建设和政策宣传等工作进行实践锻炼,使他们在完成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积累经验,学习成长。石屏县宝秀镇、新城乡党委让当选乡镇党委委员的大学生村官具体负责组织人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着力提高“村官委员”的沟通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蒙自市让“村官委员”分管联系1个村委会或社区的工作,重点锻炼他们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红河县专门组织“村官委员”开展了一次“三个一”活动,即搞好一次村情调研、理出一个发展规划、解决一件群众关注的实际难题,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树立威望。
五、严格考评管理,上好“纪律课”。要求各县市大学生村官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村官委员”专人联系和台账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定期到“村官委员”工作的乡镇与乡镇领导、干部职工谈话交流掌握情况,多层次、全方位掌握了解当选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思想作风、廉政纪律等情况,并相应完善跟踪管理台帐。严格要求各乡镇认真做好当选村官的纪律监督和日常考勤工作,对其工作表现和履职情况做好全程记实。蒙自市、弥勒县建立了“村官委员”季度专题点评制度,每个季度末定期对“村官委员”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专题点评,对重要工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让“村官委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学习中锻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