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县五项措施打造人才工作“绿色通道”
作者:沾益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1-08-22 16:22:44 点击率:35
来源:曲靖党建网
近年来,沾益县采取“建机构、强管理、抓培训、重激励、优环境”五项措施抓实人才工作,打造人才工作“绿色通道”,收到良好效果。
建机构,强化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县委将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研究人才工作问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试行)》, 完善了《沾益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沾益县人才工作制度》和《沾益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等人才工作机制,确保人才工作责任到部门、落实到个人,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单位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和工作运行机制。
强管理,建立健全各类人才信息库。组织部会同8个乡(镇)、教育、卫生、农业、畜牧等部门,对沾益县人才队伍现状进行核实统计,分类建立了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乡土人才四类人才信息库,对人才信息库数据实时更新、定期维护,确保库内数据真实准确。目前,全县共有党政人才1303名、专业技术人才5379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17名、农村乡土人才5000名。
抓培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举办各类各层次领导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农村优秀青年、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各村委会(社区)党总支(支部)书记、主任等2000余人次;组织教育、卫生、农业、农机、畜牧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41期,培训8980人次。创新干部培训形式,采用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县内培训与县外培训、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62人次。引导鼓励各类人才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全县有18名领导干部参加研究生在职学习,有62人参加了党校本、专科的学历教育。
重激励,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实行编制宏观管理,遵循“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改革路子,科学设置机构,合理核定编制,确保人才能进能出,合理流动。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县事业单位全部实行聘任制,积极拓宽知人、识人视野和渠道,优中选优地选配各类干部和人才,在全县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同时,从实际出发,在户籍、档案、保险、配偶及子女、奖励、专项资金方面给予各类人才优惠政策,使紧缺急需人才安心工作,努力干出成绩。
优环境,调动人才干事的积极性。优化用人环境,坚持“在一线选拔人才、在一线发现人才、在一线使用人才”的用人导向,2007年以来,新提拔了226名基层优秀干部担任乡科级领导。落实优惠政策,通过优化环境、优化政策、为创业人才优先贷款等,优化了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从外地引进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进一步壮大了人才队伍。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人才优惠政策和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