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洞头县岭背社区党建工作引领和谐社区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3 22:47:02 点击率:48
洞头县岭背社区党建工作引领和谐社区建设
来源:温州党建
近年来,岭背社区紧紧围绕"立足党建抓社建,抓好社建促党建"的宗旨,创新群众服务载体机制,发挥党建示范效应,努力提升社区工作水平。
一、实行“三个抓”工作法,增强群众服务能力。为增强党服务群众能力,该社区坚持“身边人解决身边事、基层事基层解决”的群众一线工作法。一是抓好“三固定”,强化党员服务力量。确定每月13日为固定党支部员活动日,结合社区远教平台,开展学习教育,提高党员责任意识;以“海霞妈妈志愿队”为主力,固定党员志愿服务队,并发动无职党员自愿参与,成立社区防范志愿者和公德维护志愿者义务巡防队伍。结合党员认岗承诺,党员根据自身特长与社区实际,开展认岗履岗,固定党员责任岗。二是抓好“三经常”,提升基层群众服务素质。组建健身队、渔鼓队、秧歌队、快板队和舞龙队等文艺队伍,通过文化周、和谐邻里节等专题活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立足学习型社区创建,借助辖区内5家单位及2个学校的共建资源,开设市民学校,以“支部党员+区块群众”的形式开展经常性教育培训活动,在平时热心社区建设、热衷志愿服务的党员群众中,开展社区典型人物评选活动。三是抓好“五管理”,实行党员全覆盖管理。通过组织培训教育、出台规则制度,对直管党员实行“全权管理”。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服务积时”服务,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通过建立党员关爱制度,开展离退休党员“定期慰问制”,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关爱管理”。制定党员互助帮扶机制,建立困难党员家庭工作、生活档案,掌握实时动态,及时为困难党员提供就业、帮困、医疗等服务,对下岗失业党员实行“扶助管理”。通过专人联系流动党员并建档,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模式。
二、编织“三张网”工作机制,实施全方位服务。为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提供有效服务,满足群众安全、生活等全面的需求,该社区编织“三张网”开展服务。一是便民服务网。驻居及社区干部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需求,对居民需求量大的日常服务项目,实行开展“商户与居民的双向选择”,确定便民服务网入网商户,并向群众发放便民联系卡,同时不定期对商户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现该社区有服务商户18个,涉及家电维修、超市等15类服务项目。二是综治管理网。实行“24小时热线+365工作日”受理服务,发挥海霞妈妈志愿者的作用,成立50人的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综合环境巡防,组建13名女子调解委员会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与调解,建立外来人口和租户档案的信息防控体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辖区派出所进行时时对接,民警按路段分块负责,实施“即时安保”。三是基层党建网。该社区打造“1+6”基层党建模式,切实增强党建生机活力。“1”是指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通过整合资源、协调党员服务小组作用等总揽党建力量。“6”是突出党员分类管理、就业帮扶、共建单位文化共享、片组民情联系、服务新洞头人、社区事务联保等6大特色组建党员服务小组,拓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范围,更有效地发挥了党员各自的主体作用。
三、突出“三个重”工作举措,深化惠民服务内涵。为深化惠民服务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宗旨,树立精细社区服务理念,提升群众幸福感,该社区做到突出“三个重”。一是重效率,民事办理一站式。通过整合两中心资源,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联系领导固定服务日下社区,驻居干部固定服务日住社区,设有社会保障、综治调解、环境卫生、计生服务、规划土地等专柜窗口,居民群众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大事小事疑难事,都可到社区服务中心得到受理和解决。建立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等办事制度。今年一季度共受理5类项目民事50余件,惠及200余名群众。二是重民生,三色民情解民忧。对民情按轻重缓急划分“三色”民情疏理破解,开展“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即在网格小组可直接答复的为“绿色民情”,上交社区需经会议研究讨论处理的为“橙色民情”,以及需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协助联动破解的“红色民情”。今年社区的8支服务团队115余名组团人员走访居民户达100%,共搜集问题意见建议55个,已处理解决45个,现正在着手处理的10个。三是重服务,特殊人群精细管理。针对空巢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通过“1+5”为老人温馨服务,开展“小社区服务”试点工作,“1”是指建立“一键”服务网络,即党员与空巢孤寡老人通过联盟达到平安联保外,“5”是指组建爱心超市、医疗保健、电气维护、煤气供应、家政服务等电话上门服务的五大生活便民项目。目前该社区共有被帮扶老人5户,网格内开展结对帮扶的党员共有15名,五大便民服务点共有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