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四心”下基层 架起干群“连心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2-09 14:20:34 点击率:42
弥渡县“四心”下基层 架起干群“连心桥”
为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在群众工作中切实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弥渡县建立“四心”制度,让党员干部带着“真心、悉心、贴心、尽心”下基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是真心下基层,做民心代言人。结合深入开展服务进千家万户行动,该县出台了《弥渡县群众工作考核办法》、《弥渡县群众工作重大问题调查办法》、《弥渡县群众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将群众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和领导干部考核,并与领导干部升降去留、评优树模、公务员考核“三个挂钩”。同时采取自己评、群众评、组织评等方式,将驻村干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取得的效果、群众的满意度等内容纳入干部年终考核范畴,促使广大干部带着真情、带着责任和目标,把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当作自己的担子来抓,促使干部真心下基层,用真心去做事,用真心谋发展,用真心解决问题,使群众的呼声和期盼得到及时的回应,让干部成为群众心声的代言人。
二是悉心访民情,做群众贴心人。领导干部深入到挂钩联系点蹲点调研,形成既能“号准脉”又能“下对药”的调研报告。在2013年的抗旱工作中,该县把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深入推动干部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帮助灾民。成立83个抗旱服务先锋队,由机关干部、村组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等2914人组成,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老党员、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的送水、送粮等服务工作,送水达2539立方;建立抗旱帮扶对子8000多对,结合“五访五问”和“四百”活动,与联系户同吃、同住、同抗旱,并收集整理抗旱意见建议263条,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推行“四包一公示”工作制,并对干部包重点户的情况登记造册,在村内进行张榜公示,确保责任区内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抗旱资金2000万元,建设“爱心水窖”4000个,解决饮水困难群众31700人、牲畜18880头、新增农田灌溉20317亩。
三是贴心送服务,做致富引路人。把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科技下乡等与干部下基层活动有机结合,通过送政策法规、送科普知识、送科技、送信息等活动为群众开展心贴心的服务,进一步增进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促进群众增产增收。通过科技专家培训基层技术人员,每个合格的基层技术人员示范、指导10户科技示范户,每户科技示范户辐射20户,形成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五位一体的农科教科技推广新模式。目前,全县涌现出一批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职业农民,2012年优良品种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均达100%,增产粮食2313.5万公斤,农民收入增加6799.56万元。
四是尽心解民忧,做群众服务员。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1+X”和中心户长制等,带着尽心下基层问需于民,带着服务下基层排忧解难,做到普遍走访困难户、上访户、重点户,尽心尽力为民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真正做到身入、情入、心入,扎实推动群众工作向纵深开展。通过多方争取项目,不断加大投入,目前,全县境内共建成通车乡村道路982.5公里,极大的改善了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共实施了8批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完成投资6647.1万元,解决了1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并制定了2012年至2015年饮水工程规划,规划投资8889.3万元,解决58个村委会、369个村民小组、9.8万人、3.9万头牲畜和46所学校1.8万名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