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建堡垒 物尽其用聚民心
作者:县委组织部 陈春裕 发布时间:2015-11-09 11:35:44 点击率:27
南涧县紧紧围绕2015年底实现“全覆盖”目标,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阵地服务功能日益明显,确保活动场所有人建、有人管、有人用,为群众开展业余文化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
高标准,目标挂“图”。对全县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基本现状、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实际效果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针对全县存在活动场所覆盖率不高,规划布局不合理,党员活动开展难,整体功能发挥不明显,建设缓慢等问题,认真研究并制定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两年规划,结合全县党支部的区域特点、党员分布、党员结构、党员和党组织发挥作用等因素,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原则,合理调整优化组织设置,统筹考虑建设标准及党组织开展活动需求,同时在标准上适度超前,要求新建的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室建筑面积要在70平方米以上,有条件的村民小组配备3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地,并融合地方和民族文化特色,由县住建局在充分征求乡镇意见的基础上设计3个方案图纸提供各乡镇党委和行政村负责组织实施,确保在2014年、2015年两年内实现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
严要求,统筹推“建”。采取县级财政投入一点、县处级领导和挂钩部门帮扶一点、项目整合一点、乡镇村自筹一点、群众投工投劳一点“五个一”的办法,实行县处级领导和县级部门挂钩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将活动场所建设任务与部门和领导考核目标挂钩,明确县处级领导和挂钩部门分别需为挂钩村协调争取村级党支部活动场所帮扶资金3万元,按月督查通报县处级领导干部、挂钩部门挂钩帮扶情况及各乡镇、村项目工作进度,要求各乡镇按期上报活动场所建设进度及照片,严把建设质量关,高标准推进活动场所建设。由财政投入1000万元,落实处级领导帮扶资金92万元,部门帮扶资金207.8万元,把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525万元资金全部用于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积极整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等项目,引导发动乡镇村组自筹,全面完成402个活动场所建设,其中新建261个,改扩建141个,实现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全覆盖。
抓规范,制度促“管”。建成后的活动场所明确归村民小组所有,由乡镇做好移交工作,各乡镇党委充分发挥督导作用,统一制定《“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发展党员流程图》等粘贴在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内,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定期不定期对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把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情况纳入乡镇对村党建工作考核的内容。各村按照有一面党旗、有一块牌子、有一批桌椅、有一个小广播、有一定数量的学习资料、有一套活动场所管理制度的“六有”标准配齐活动场所配套设施,结合党员“三会一课”、群众开会议事、婚丧嫁娶服务等的需要,桌椅统一采购家庭使用的方桌,部分村民小组还配套建设了“党建书屋”、“农家书屋”、篮球场、停车场、厨房、公厕等,抓实推进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求实效,多举并“用”。各村积极探索活动场所管理制度,积极吸纳一批无职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轮流值班,如南涧镇安定村党支部每天安排2名党员坐班值守,西山羊角箐党支部采取“党员+群众”值班模式安排人员义务轮流值班,做到建成一个场所,亮好村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和村组为民服务点两块牌子,按照定人、定时、定点服务的三定原则,体现有党员值班表和联系方式、有来访群众登记表、有桌椅茶水、有跟踪落实服务群众办事的人性化服务,同时对值班人员明确须在岗在位,落实群众日常咨询接待、处理突发急难事处置和保障卫生保洁等职责,服务本村党员群众。各村党员群众依托活动场所,开展科技培训、文体活动等,平时为党员群众聊天、散步、下棋、健身队跳舞提供场所,碧溪乡和乐村党支部在将活动场所建设与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相融合,让村内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无量山镇可保村箐口党支部经村民同意将活动场所承包给个人承办村内红白事待客,增加场所人气,茂盛地党支部将活动场所承包给残疾人经营小卖部,提供残疾人就业平台的同时,也破解了活动场所建成管理难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活动场所“强党建、聚民心”的作用,使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党员活动、群众议事、便民服务、民事调解、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的“六大中心”。
南涧县坚持建管用并举,不倚不靠,主动作为,高位推进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好管严用活每一个活动场所,夯实了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不断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凝聚了党心民心,使得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