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抓实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作者:邹国娟 发布时间:2012-10-12 11:09:41 点击率:22
南涧县认真总结提炼创先争优实践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着力建立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机制。一是健全学习制度。完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每周半天学习日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实行干部学习培训积分制。学习情况纳入干部年度总学分,学分由各单位根据干部实际参学情况综合评定,报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批,反馈本人签字确认后存入干部个人学习档案。三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充分整合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各部门举办培训班实行报备制;建立南涧县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入库的教师每年承担完成1至2个课题的授课任务。
建立健全推动发展机制。一是实行县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责任制。按照“谁挂钩、谁联系、谁负责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的原则,促进项目落实、加快实施进度和确保项目质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建立完善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以“四重一大”事项为重点,制定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完善县委重大事项决策征求意见、听证咨询制度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重大事件处置通报、大额资金安排使用制度,制定党代表参与县委决策以及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社会监督、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县委事务例行公开制度、党政正职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调整全委会票决制度、“四重一大”票决制度、“党代表提案”制度、县委常委会提前预告制度。
建立健全为民服务机制。一是构建为民服务体系。在县、乡、村三级设立政务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站,为党员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推行公开承诺制度。全县926个基层党组织承诺事项2308件解决2262件,9970名党员承诺事项14649件解决14356件。三是建立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机制。以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重点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三亮四进”社区活动。四是建立划分民情责任区和挂钩联系制度。全县划定民情责任区121个,5028名干部职工共联系群众52068户; 417名农村党总支委员分别包417个片区,599个农村党支部联系1607个村(居)民小组,6096名农村党员联系群众47053户。五是实施“干群手拉手抗旱先锋行动”和“四包一公示”责任制,2012年协调抗旱项目57个,解决抗旱资金1550万元。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创新机制。一是建立创新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发展党员记实制、公示制、票决制、预审制。二是建立“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和基层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结合年度基层党建考核,开展党委书记向县委专项述职党建工作。三是建立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建立每年给乡镇安排770万元应急工作经费、给机关党委和每个社区、行政村分别安排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党建工作经费机制,保证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的开展。四是制定《南涧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办法》,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学习、培训、活动、议事、调解”五大中心作用。五是建立党建工作督导制度。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评估,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建立健全典型示范机制。一是建立创先争优党建示范点制度。有针对性地在7个领域创建了6个州级党建示范点、18个县级党建示范点和34个县级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示范点。二是构建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动力机制。成立“学习杨善洲精神行动队”,推进“百棵大树进县城”、“万棵树苗入农家”工程建设践行杨善洲精神;组建龙进品先进事迹报告团,到8个乡镇巡回报告,大力宣传全国模范法官龙进品先进事迹。三是构建普遍化的先进典型推广宣传机制。总结各类典型宣传方式方法,推出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和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以典型案例和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引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四是构建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机制。90周年纪念表彰大会上,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18个“‘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40名“‘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
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和谐机制。一是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坚持和落实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机制,对基层调解员调解纠纷案件继续采取“以件计补”的方式落实调解员报酬;2012年上半年,全县共调处各类纠纷2637件,兑现“以案定补”资金154850元,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得到有效化解,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建立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管理救治工作机制。以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发现、评估、管理、服务、信息报告、救治以及专项工作经费等环节为着力点,多部门齐抓共管,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建立县领导干部大接访制度。对接访地点、接访日程、接访领导职务和联系方式进行公示,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过去群众借机走访、多头窜访、无序上访、群体闹访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