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先行先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作者:左先勋 白家伟 发布时间:2011-08-15 09:46:50 点击率:159
南涧县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实践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形式,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着力破解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不断开拓发展村集体经济新途径,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村一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多元化。我县立足实际,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综合经营,采取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没有统一模式,做到“一村一策”。“我们只发指导性的文件,只要村里提出发展项目,我们都会作认真调研、指导、规划,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作决策。”一位县委领导说,“碧溪回龙山村种植小红梨就是其中一例。”拥翠旧马街村党总支书记李春智说:“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也是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旧马街村利用水资源丰富和河谷气候特点,在离村委会300米远的拥翠灰河边修建了一个595平方米的鱼塘,购买500多斤5000多尾鱼苗进行养殖,同时栽种70多棵枇杷树发展村集体经济。小湾东镇龙街村采取土地流转方式种植50亩烤烟,并分析气候、土壤等多方面因素后选择30亩龙胆草种植;神舟村则结合当地群众离公郎镇和小湾东镇集镇远的实际,配送肥料、农药、农具等生产资料服务村组,发展村集体经济。
多方筹集,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为解决“空壳村”这个历史性难题,南涧县委、政府给予政策倾斜,相关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各村采取向挂钩单位申请一点、党建经费挤一点、村委会自筹一点的方式,努力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方式。小湾东镇龙街村在挂钩联系单位的支持下,筹集4万多元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拥翠旧马街村先后筹集资金2.5万元,进行枇杷种植和池塘养鱼。
牵线搭桥,着力寻求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我县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县委、政府领导是牵线人,也是一线指导者、参谋者。县委书记带领回龙山村书记、大学生村官和村民到祥云县考察,引进了小红梨在本村种植,第二年就有收入,农民纷纷感受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好处。无量山镇光明村主任到红河州考察后,认为村里最适宜种茶,她的决策得到了县领导的认可。
积极探索,着力开拓发展村集体经济新途径。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县委组织部挂钩的乐秋乡猪街村,是发展村集体经济起步较早的一个试点村,发展养鱼初见成效,2009年种植的30亩泡核桃长势良好。回龙山村利用临街优势,带领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修建了牲畜交易市场,统一管理,既方便了群众又规范了牲畜交易行为;出租房屋收取租金,去年上交税金后,还有3万多元的收入;进行土地流转,解决了6户农户缺少劳动力的困难,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公郎镇积极探索,成立茶叶、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无量山镇可保村流转40多亩荒山,发展山羊、无量山鸡养殖,栽种土杉200株、桦山松1000多株,年收入超万元。
齐抓共建,村集体经济迈出实质性步伐。南涧县委、政府积极引导并给予政策倾斜,技术部门给予技术支持,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共谋发展路子,农户积极参与,村集体经济在各村不同程度得到发展。通过“先行先试”,目前,全县80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25个,“空壳村”比2009年减少了13个。年可支配收入5000元至1万元的村有22个;1万元以上的有3个,正在投入建设的有29个。南涧县各村委会的干部们已逐渐不再为日常的“柴米油盐”、工作经费而四处奔波,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民办实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