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镇三个“+”培养模式 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作者:无量山镇 马杰琼 发布时间:2015-11-09 11:25:03 点击率:45
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大学生村官培养锻炼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一支重要力量,无量山镇结合镇情实际,以三个“+”培养模式,助推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成长成才。
“培训+帮带”,促角色融入。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把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交流座谈会,分阶段开展农村知识、党建知识、法律法规、宣传报道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融入角色,充分履行“八大员”职责。同时,实行镇村两级“传帮带”机制,镇党委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扶、村党总支书记“一对一”帮带,“传帮带”人员定期与大学生村官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带动带领他们练胆识、长本领,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积累农村工作经验,强化他们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能力素质。
“锻炼+激励”,促成长成才。采取压担子、交任务的形式,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同时,兼任村团总支书记、基层党建宣传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及基层综合服务型平台管理员等职务,参与扶贫攻坚、产业项目发展、矛盾纠纷调解等急、难、险、重的工作,让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在锻炼中成长。对于工作实绩突出的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并在荣誉推荐、年度考核评优、定向招录岗位“先推后考”等方面优先考虑,全方位激发他们奉献基层的内在动力。
“管理+服务”,促队伍稳定。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一是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建立随机调研抽查机制,发现旷工的村官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严格考核评价,实行镇村两级考核评价制度,按照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审定相结合的办法,对村官实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严格日常管理,制定完善了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定期汇报、工作交流、联席会议等9个制度。二是搭建平台,倾情服务。设立镇级“大学生村官服务点”,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服务,营造关心、爱护大学生村官的良好氛围;成立无量山镇大学生村官党支部、“大学生村官班”,搭建活动实践平台;组建大学生村官QQ群、微信群等公共平台,促进相互交流学习。
通过三个“+”培养模式的锤炼,2008年以来,无量山镇24名村官在农村基层不断成长成才,现已有6名考录为公务员,9名考取事业单位,1名进入镇党委班子队伍,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