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彝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系列报道一:公路通,财路通!
作者:白家伟 左先勋 发布时间:2015-11-12 11:04:07 点击率:56
南涧彝族自治县无量山镇发达地村的熊加旺家5口人,以前年收入不过万元。自从“乡村通”、“村村通”修到家门口,全家人利用背靠荒山绿坡的优势,栽下了二三十亩核桃,养起了肉牛,买了一辆越野车和一辆轻型货车,做起了核桃、松子收购生意,生活丰裕,衣食无忧。熊加旺笑呵呵地说:“我们山里人最感谢的就是把路修好了。没有公路,一切都是空。有了‘村村通’,财源才能滚滚来!”
寒露刚过,笔者来到地处无量山北坡的公郎镇中山村追寻路的变迁史,当地农民同样感受到农村公路畅达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山公路让我们村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我们村建的是‘一路一圈’!”中山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茶正富指着沿山蜿蜒的乡村公路说到,这是一条连接5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的主干道,16公里路把2212户12406人连成一个公路网、一个产业经济圈。岩子脚村的徐如会大妈边喂牛边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卖牛得请人帮忙赶到10公里外的集镇上去卖,钱卖少了不说,还得出一大笔人工费。如今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卖牛卖核桃也可以挑买主了,光是卖头牛就省下运费和工时费800多元,真是公路通,财路通!”
路通了,百姓的眼界也宽了,农户开始搞养殖、搞营运,发展现代农业,昔日的穷乡僻壤开始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交通的改善,还大大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无量山镇在实现了“村村通”之后,不断有企业前来投资、合作。五年前引进的招商引资企业无量药谷,不仅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打工增加收入,还吸引了许多休闲旅游的观光者前来,丰收时,还有核桃、松子、茶叶可以就近出售给前来收购的生意人,一条油路让沿途20余个彝族村落搭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