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南涧舒展民富景美新画卷
作者:杨训波 发布时间:2015-04-14 14:46:12 点击率:31
阳春三月,走进彝乡南涧,满山的核桃树正发出新绿,核桃树下小麦金黄,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近年来,南涧县因地制宜,加强农业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和平台建设,通过技术、资金扶持,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布局, 逐步形成了河谷低山地区以粮、蔗、葡萄、马铃薯、冬早蔬菜为主,半山区以烟、核桃和畜牧为主,高山地区以中药材、烤烟、泡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广大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产业撑起幸福家
3月24日,记者随一个调研组前往无量山镇光明村采访。进村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两边的核桃林泛着翠绿。光明村是无量山镇比较大的村委会,有24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940多户人家,家家有核桃树,95%的家庭都有养殖业。
走进龙潭上社养殖户何家兴家中,300多平方米养猪场,非常干净整洁。2005年,何家兴从养殖5头母猪起步,到今天,已有母猪40多头、鸡400多羽和西门塔尔牛3条。在光明村,像何家兴一样的家庭养殖户逐年增多,他们有的养牛或养猪,有的发展无量山乌骨鸡,有的则发展獭兔、天鹅等特色养殖业,一些农户还根据自家特点,搞起冬桃、葡萄、杨梅等特色种植。
村里涌现新农民
“现在我不愁销路,愁的是如何扩大规模。”字永梅喜滋滋地说。4月2日,在小湾东镇领辉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里,字永梅告诉记者,獭兔养殖前景很好,许多商家都来和她谈合作的事,但由于规模还不大,她还无法和一些大商家合作,目前最主要的事就是动员更多的农户也养殖獭兔,壮大养殖规模。
字永梅出生在公郎镇一个农民家庭,但她没有沿袭祖辈种地盘庄稼的传统生产方式,而是走出村庄,到外面创业。几年来,她先后从事过百货销售、废铁回收等多种工作。2013年,她回到小湾准备在家创业。开始寻思的是种草之类的,后来经过县供销社一名同志的介绍,她才有了养殖獭兔的念头,于是考察学习,忙碌了一阵子,最终于2013年9月成立合作社,投资90多万元走上獭兔养殖之路。目前,领辉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有种兔480只,养殖规模达到6000多只,每月销售2000只左右,主要销往重庆、成都、攀枝花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我们还要搞循环养殖,把草、兔粪等在獭兔和养猪之间循环利用起来。”字永梅的丈夫茶永华指着正在建盖的养猪圈说到,“我们已试养了三批猪,效果非常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南涧县涌现出大批像字永梅一样的新型农民,他们依托自己的技术、资金和智慧,依靠国家的惠民政策,走上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