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郎镇:文化建设沐乡村
作者:公郎镇 自海斌 发布时间:2015-04-22 13:59:40 点击率:34
每天一到傍晚,在忙碌了一天的农活后,公郎镇凤岭大乌木龙村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或来到休闲广场,或来到农家书屋,跳舞、看书、散步,闲聊,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着活动方式。“这两天农忙,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吃过晚饭,大家在广场上跳跳舞讲讲白话,全身都感觉轻轻松松的!”村里的杨荣珍大婶说道。文化如春雨,润人细无声。公郎镇围绕“由党委、政府搭台,让百姓唱戏”理念,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使群众逐步成为文化的主人,着力推进“人文公郎”建设。
强载体,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春节龙灯会表演、朝山文艺活动、“哑神节”文艺打歌晚会、敬老节文艺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帮助各村建立健全群众业余文娱组织,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活跃在全镇的36支农村文艺队,自编自导自演,宣扬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开办《出门玩笑来约我》广场舞及第三套秧歌培训班,并组织参加大理州“花灯杯”老年人第三套健身秧歌联谊赛。组织公郎村农民篮球队参加“幸福大理杯农民篮球运动会”。
强资源,加强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活动场所建设,配齐配好体育健身器材,发挥好全民健身、科技培训、全民活动等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综合功能,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群众之家、休闲之家、娱乐之家”的农村文化主阵地。全免费开放镇文体站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乒乓球室、文化娱乐室,全覆盖建成14个村农家书屋,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完成全镇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第二批工程1351户。
强管理,加强文物古建筑保护。政法、文化、派出、安监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主庙等五家单位进行了用电、用火、消防设施损坏、私搭乱接电线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检查,出动66人次、16车次,发现火灾隐患5处,发出《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工作通告》20份,发出隐患整改书2份,配备灭火器10个。积极利用公郎街天开展文化市场大检查,弘扬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