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郎镇强化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
作者:公郎镇 自海斌 发布时间:2014-05-16 15:46:29 点击率:61
公郎镇从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机制着手,注重科学引导,加强管理服务,确保8名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有提高、干事有劲头、发展有空间,促其健康成长成才。
强化帮带关爱,促进角色转变。建立镇班子成员、挂村干部、村常务书记、新农村指导员和村党组织书记的结对帮扶制度,以镇班子成员为“思想导师”,定期或不定期约谈,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等,帮助其健康成长;以挂村干部、常务书记、新农村指导员为“工作讲师”,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帮助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以村党组织书记为“实践教师”,传授开展农村工作方法,引导鼓励参与村级事务,熟悉了解村情民意,尽快适应农村工作。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方案,实行“三项制度”。一是定期工作汇报制度。每日记一次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一次工作联席会议,定期汇报工作情况。二是集中培训制度。组织参加县、镇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帮助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并借助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农村书屋等阵地,全面加强知识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为担当新农村建设的“八大员”奠定理论基础。三是会议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参加所在村的所有会议,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议程和整体工作情况。
强化考核激励,督促履职尽职。 严格考勤制度,建立大学生村官考核实施细则,以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德、能、勤、绩、廉等情况,对大学生村官的纪律作风、工作实绩和民主评议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量化打分,把考核等次作为续聘、奖惩、提供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审批的重要依据。
三年来,全镇1名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了镇党委委员,先后有8名大学生村官考入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队伍,4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专职专选副书记,为新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动和指导了农民群众发展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