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军:决策何妨带点“泥巴味”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02 10:27:53 点击率:33
有一些跟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水价、电价、垃圾费等的收费标准,现在流行开听证会,一干专家、官员汇聚一堂,最后落槌定价,却往往引发群众不满,原因在于少了真正涉及利益的基层百姓旁听。一些农村政策,许多专家、学者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征求有关部门、领导意见不厌其烦,有的耗时数年,纸面上相当完美,但真正出台后却不受基层百姓待见,甚至反对声如潮。“牛头对不上马嘴”,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站不到群众的立场和角度上来考量,征求意见也没有听到最底层百姓的声音。
群众路线的脚步要往群众深处走,往实里走。鞋子合不合适脚知道,政策好不好要由群众评判。鞋子合不合脚请尊重脚的意见,民生政策合不合格问问老百姓。做决策要走好群众路线,要广开门、开大门,俯下身、沉下心,多一些细枝细节,少一点粗枝大叶,仔细问一问百姓真实需求,认真听一听群众心声,尽可能给基层群众表达真实意见的机会。好政策不在于文笔“高明精妙”,不在于表述“滴水不漏”,更在于实在、管用,为群众利益着墨,挠到痒处,点到要害,决策沾了多少“泥巴味”,就会有多少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