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16 16:29:38 点击率:28
为进一步锤炼党性、提升能力、改进作风,12月1日,祥云县组织全体组工干部深入云驿镇石婆村开展下基层活动,通过融入群众、感知群众,推动组织工作各项任务落实,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基层活动中改进作风。由于工作的原因,组工干部往往与部门、乡镇干部接触较多,与基层群众缺少交流和沟通,对群众所思、所盼、所喜、所忧了解不够。组工干部学习熟悉经济工作、中心工作、基层工作,最根本的途径是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组织工作的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创新,如果组工干部成天忙于应付,不深入一线,光练坐功不练腿功,工作就会缺少针对性。下基层就是带着感情,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密切与基层群众联系。下到基层去,才能亲身体验到基层的博大精深,切身感受到群众的创新创造,吸收到坐在机关里得不到的营养;走到群众中去,群众才会把组工干部当自家人,基层干部才会说出心里话,我们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入到实践中去,与基层群众一起想问题、谋对策、抓落实,群众才会理解和支持组织工作。通过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到广大群众中去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努力了解他们真实的思想状况、生产生活情况,这样,组织工作就能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在下基层过程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调查研究、谈心谈话、结对帮扶、联系基层等制度,把组工干部锻炼成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下去能指导的干部,使下基层过程成为创先争优的过程。
在亲民爱民中锤炼党性。组织部门历来有讲党性的优良传统,组工干部必须做党性最强的干部。广大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要把“讲党性”直接体现在干好本职工作上,着重在平时工作中于细微之处去践行“党性”。组织全体组工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实际就是组工干部身受教育的过程,是加深群众感情、树立群众观念的过程。通过开展活动,组工干部用真心、坦诚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与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结为真朋良友,真正培养和始终保持对群众的基本感情。在深入农村过程中看到目前党员老龄化偏高、村干部后继乏人等问题,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组织工作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任重而道远。进一步增强了组工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标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组工干部能力的提升,不能靠一时一事,而需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生活中不断磨炼。组工干部在工作中要做到“六要”,即节奏要快、工作要实、标准要高、差错要无、状态要好、待人要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工作节奏,注重工作实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争创一流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在工作中要时时处处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到思考问题从全局出发,部署工作从小处入手,落实任务按程序推进,力求工作零差错,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永不自满的精神状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不断推进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模范部门,把组工干部建设成为过硬队伍。同时,组工干部要增强“六个意识”,即增强学习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团结意识、增强纪律意识、增强廉政意识。要结合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始终把构建和谐、高效的组织部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组工干部队伍作为目标,自觉按政策、程序办事,做一个让党和人民信任放心的组工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