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大波那社区彩云红梨党支部“三注重三发挥”确保创先争优实效
作者:祥云县 发布时间:2011-06-20 13:36:39 点击率:123
祥云县大波那社区彩云红梨党支部“三注重三发挥”确保创先争优实效
祥云县彩云红梨协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强化党组织建设,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形成“党支部+协会+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协会支部成为会员发展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更好效益的火车头,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进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注重能力强组织,发挥支部引领作用。祥云县彩云红梨协会是农民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融技术服务、专业合作、市场开发、产业化经营为一体,以发展“云南红梨”为主要产业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协会于2007年6月注册成立,共有协会会员1358人,在大波那洪水塘建设红梨基地534亩,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红梨产业,于2009年在红梨协会中成立了“大波那社区彩云红梨党支部”,协会支部隶属大波那社区党委,支部有党员13名,协会支部以“推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为宗旨,不断创新理念,增强服务功能,引领会员走一村一品、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经支部班子多方努力,注册成立了祥云县龙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党支部+协会+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支部指导协会内部设立生产资料部、技术服务部、市场部、财务部,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红梨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推动了红梨产业化经营,为红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注重科技抓队伍,发挥支部保垒作用。协会发挥科技型纽带作用把一人能联为多人能,公司发挥市场拉动作用把一家生产经营联为多家统一生产经营,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一家富联为家家富,协会、公司、党支部三套车合力推进,科技型、市场化、先进性优势组合,大大提高了自身服务能力,开创了协会强盛、公司兴旺、党组织强大、千家万户共同科技致富的新局面。协会支部每年冬春季节聘请县老科协、楚雄州农校的专家对红梨的种植、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套袋、采摘、分级、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培训,组织果农到昆明、蒙自、石屏和弥勒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以协会支部召收部份会员作为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梨树栽培技术专业学员,共举办6个班,培训学员300多人次,培养“土专家”35人。协会支部还注重“双培双带”工作,将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3名,将会员中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13名,党员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担风险、讲奉献、讲守法、讲诚信,成为协会的会员骨干,提高了协会的诚信度,树立了协会良好形象。祥云县党员远程教育办公室制作了题为“彩云红梨香满天”的党员电教片,全面真实反映了协会支部在推进红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彩云红梨协会支部成为了我县新社会组织党支部中的先进典型。
注重效益抓服务,发挥支部凝聚作用。协会支部领导班子集中精力把方向、抓大事、理思路、谋发展。为了进一步增强红梨市场竞争能力,由协会支部牵头,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大勃弄洪腾”牌商标;向国家绿色食品发展认证中心申报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证书;2009年,参加中国昆明世界农业博览会,“大勃弄洪腾”牌红梨荣获“金奖”;2010年参加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大勃弄洪腾”牌红梨荣获“金奖”;2010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旱情,由于管理科学,技术到位,红梨亩产量仍达1吨左右,1100户果农共收益6千多万元,果农人均收入达13000多元。协会整合多方资源,投资160多万元建成500吨保鲜库1座,解决了红梨的储存、保鲜、保质、运输难题,降低了市场风险。红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由2005年的534亩发展到目前的7340亩,随着“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大理州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协会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计划到2013年实现“万亩红梨造亿元产值”的目标。红梨基地先后被祥云县科协、大理州科协命名为“科普示范基地”,大波那社区彩云红梨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确定为州、县拟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