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十项措施打好扶贫硬仗
作者:李世祖 发布时间:2015-10-13 09:29:47 点击率:158
祥云县采取十项重点措施,确保2020年前全县3个贫困乡镇、21个贫困村、12320户贫困户、3344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绘制“三步走”蓝图。实行目标倒逼管理,明确全县扶贫攻坚分“三步走”。即2015年脱贫11000人以上,下庄镇退出贫困镇,金旦、大仓2个村退出贫困村;2016年再脱贫11000人以上,普淜镇、鹿鸣乡退出贫困乡镇,象鼻、箐中、干海、龙水等19个村退出贫困村;2017年起,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22%以上,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30元以上,全县贫困人口100%脱贫。
出台十二项保障政策。为保证“三步走”目标有序推进,县委政府制定出台了祥云县《举全县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意见》、《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整合方案》、《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领导干部定点挂钩扶贫考核办法》等12项政策措施。从人财物保障、产业培植、金融扶持、项目整合、资金投入、奖惩办法等方面,为扶贫攻坚提供全方位的组织与政策保障。
把扶贫责任落实到人。书记县长分别挂包1个贫困乡镇,帮扶5户贫困户;其他县委常委每人挂包1个乡镇、1个贫困村,帮扶5户贫困户;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包1个贫困村,帮扶5户贫困户;其他副县级以上领导每人帮扶5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4户贫困户;县级各部门、乡镇机关干部职工每人帮扶2户贫困户。挂钩5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9月10日前,138个单位、5000余名干部职工全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开始进行第一轮入户走访。
下大力培植新兴产业。加大投入、用足用活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在3个贫困乡镇、21个贫困村培育壮大烤烟、核桃、畜牧、水产、蔬菜、蚕桑、药材、水果、花卉9大高原特色产业。在全县培植5个产业扶贫示范乡镇,每年发展1至3个产业扶贫示范村,5年内实现在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新发展特色种植业1.26万亩以上,特色养殖业2.1万头(只)以上。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对参与产业扶贫、带富明显的特色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补助和奖励。
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抓住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两个重点,全面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助学工程,确保123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1人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提高脱贫能力、促进转移就业。加大投入,优先改善21个贫困村的办学条件,对贫困村学生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享受国家助学金。力争到2020年,贫困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高中毛入学率达90%以上,通过提高素质、增强技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用活金融扶贫的杠杆。制定了祥云县《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试行)》。县政府筹集与向上争取初始规模为1000万元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以后按财政增长比例逐年同步增加,到2020年财政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力争突破6000万元,以“四两拨千斤”的效应来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对带富脱贫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不少于300万元的贷款支持,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给予每户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
实施贫困户安居工程。整合住建、发改、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资金,2015至2019年,5年内完成危房改造(含扶贫安居房)不少于23800户、易地搬迁不少于230人,每年实施“特困户住新房工程”100户以上,全面消除无房户、危房户。在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小规模集中或插花安置等方式,引导贫困户向小城镇、交通节点、产业新区搬迁。
夯实贫困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贫困乡镇、贫困村的路网改造建设,实现县至建档立卡贫困乡镇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贫困村全部通沥青、水泥或弹石路;推进贫困村太阳能、沼气、电力等农村能源建设,全面完成贫困村农网改造工作;推进贫困村互联网建设,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
健全贫困户保障机制。继续实施“三丧失”特困户救助工程,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到2020年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对缴纳新农合医保费用确有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减免;落实覆盖城乡居民的大病医疗保险,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问题;加强贫困村卫生文化事业建设,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都有标准化的卫生室、文化室,户户通广播电视。
强化考核与奖惩措施。制定了祥云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领导干部定点挂钩帮扶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指标、明确奖惩措施。被考核挂钩单位按在职人数每人收取500元的“挂包帮”风险抵押金,考核合格以上等次的,给予每人1个月基本工资的奖励,并退还风险抵押金;考核为优秀的挂钩单位,给予3万元的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交纳的风险抵押金全额用于下一年度的扶贫项目,并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