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镇以“五措施一目标”开展后进村整顿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30 21:58:38 点击率:140
一是加强对“后进村”整改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成立由分管组织的副书记任组长,镇纪委、组织办等同志任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组,负责指导、监督“后进村” 整改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村级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干部任成员的整改工作组,负责具体整改工作的落实。镇指导组每季度听取村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进村入户实地了解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整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村党组织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严格制定和落实村干部考核奖惩机制。对整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连续两年综合考核末位,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村两委主要干部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实行约谈和劝退机制,对其他两委成员实行整改成效与工资报酬挂钩。认真执行重大事项集体领导、集体决策,村两委干部年终述职述廉,重大责任追究,村干部坐班,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制度。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村党员活动室主阵地作用,利用党员电教平台和举办各类培训班、上党课等形式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科技文化水平。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党员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向带动”等载体工程,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抓好在生产一线、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以及农村致富能人中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确保每年有一至二名优秀青年入党。
四是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结合实际,梳理出符合村情、民情的致富项目,在发展好农作物水稻、玉米的前提下,利用养殖的基础,发展黑山羊、黄牛、猪和土杂鸡;利用荒山面积大,发展核桃、油桃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夯实集体经济。
五是加快村级债务化解和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林果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实现双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采取出租、合作开发的形式提高集体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快村内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医疗、卫生、社保、教育等各方面建设。
通过集中整顿,使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健全,能团结协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两委干部的主要精力都能放在抓发展、促和谐上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村内矛盾纠纷得到逐步化解,彻底摘除后进村帽子。再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使村党支部龙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力争进入先进村行列。(伍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