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搭建平台促山区党建与集体经济发展
作者:余学丽 李世祖 发布时间:2012-01-31 22:08:43 点击率:110
去年以来,祥云县通过实施多项措施,使全县的基层党建跃上了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趋显现,一些山区村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象较为突出。针对这一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山区党建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月10日,祥云县首次全县山区党建工作及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交流会议在毛栗坡村召开。据悉,这样的交流会,今后将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一)转变观念,拓展思维,解除思想禁锢。从客观上看,山区村和坝区村在基层党建,尤其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差别,有山区村受地理位置、交通区位、人文历史、科技文化素质等客观条件限制方面的原因,但与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村组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着畏难情绪、认识不足、缺乏思路、无从着手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有更大的关系。通过此次交流会议的召开,达到了转变观念、拓展思维的作用。参加会议的20个山区村党组织书记发自内心地讲:“组织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重视山区党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今后一定要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提供物质保障和经济后盾”。
(二)搭建平台,交流互动,找准发展瓶颈。“过去县里边每年3月份都要开‘三干会’全县村支书、主任有交流认识的机会,这几年大家都难得有机会在一起了”,米甸镇自羌朗村党总支书记罗学发声情并茂地讲。此次交流会议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了解、交流学习、增进感情的平台,无论是对全县山区基层党建工作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还是对乡镇和村级党组织书记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取长补短、交流合作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会上,大家都提出这样的交流会议要经常开、轮流开。为更好地促进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集体经济发展,今后这样的交流会组织部将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以个案分析研究的形式,哪个村党建工作做得好、有特色就在哪个村开,把它作为祥云县基层党建工作例会的一个新模式,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个案分析,传经送宝,共谋发展良策。在此次交流会上,祥城镇党委和10个村就本村基层党建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地处高寒山区的毛栗坡村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改变传统模式,通过种植反季秋蚕豆、中草药,大力发展华山松等实现收入100余万元;水盆村依靠发展林产品,培育林下资源使村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地处半山区的棕棚社区,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自羌朗村发展核桃产业,壮大集体实力等做法,都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启示。为了方便相互学习借鉴,县委组织部还特别将祥城镇和10个村的交流发言材料编印成《祥云县山区党建工作及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交流材料汇编》,要求大家会后组织村组干部认真学习。下庄镇金旦村党支部书记李世登会后决定要组织村组干部到水盆铺村学习冬桃栽培技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更多的相互学习、传经送宝大戏还在后面呢。
(四)创先争优,和谐共进,形成争先氛围。“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看不到差距往往就是最大的差距。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不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富即安是目前少数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深层次原因,这种源自思想意识领域的差距对一个村、一个地区的建设发展是最大的障碍。通过此次交流会议,触动了大家的神经,调动了大家的创造激情,唤醒了大家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会后,大家议论得最多的就是哪个村的基层党建最有特色?哪个村的集体经济实力最强大?哪个村最有发展眼光和战略思维?形成这般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舆论态势和发展动力,将进一步促进全县基层党建和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祥云县委组织部 余学丽 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