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王家庄和下庄社区党员群众传承红色精神争当新农村建设先锋
作者:祥云县委组织部 李东杰 李世祖 发布时间:2012-11-01 09:26:23 点击率:43
祥云县王家庄村王德三、王复生烈士故居和下庄社区普发兴事迹陈列室被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列为祥云“红色传承”省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以来,既很好地服务于省州干部教育培训,赢得一致好评,又激发了当地党员、群众传承红色精神,立志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觉接受红色教育。王家庄村和下庄社区的党员群众一直以本村能涌现出马列主义的播火先驱王德三、王复生烈士和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全国优秀村官普发兴同志为自豪。当看到来自省州的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部前往王德三、王复生烈士故居和普发兴先进事迹陈列室参观学习,大家也情不自禁地利用农闲和下午休息时间前往王德三、王复生烈士故居瞻仰烈士遗物,倾听故居管理员和讲解员讲解烈士从凝聚记忆的小家出发,投身到承载理想的大家,在中华民族的革命斗争史上谱写出壮丽诗篇的革命故事;到普发兴先进事迹陈列室观《全国优秀村官普发兴》短片,看真实记录普发兴同志临危受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展板,赏以普发兴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主题的书画,自觉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两个村(社区)的党员群众近2000人次前往参观学习。
主动传承红色精神。王家庄村和下庄社区的党员群众深深地受到王德三、王复生烈士的英勇事迹、大无畏精神和普发兴同志的先进事迹、崇高精神感染,都立志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和优秀村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牢记宗旨、一心为民,胸怀大局、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等红色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争做“一心向党、共建和谐社会”的践行者和带头人。大家深受王德三的父亲香泉先生心胸豁达、鼓励儿女离开家乡远奔北京求学的家教美德启发,都比以前更重视子女教育,期望子女不羁留家乡,能够从现在开始好好读书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大家在深刻了解王氏三兄弟的手足之情和王复生与郭焕章、王德三与马冰清夫妻之间生死离别的悲壮爱情故事后,都更加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家庭、邻里关系都更加和谐。近年来,两个村都和谐稳定,没有发生任何上访事件。王家庄被列为云南省“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大理州“文明村”、祥云县“创建平安祥云示范村”;下庄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大理州“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祥云县“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积极创造幸福生活。王家庄村和下庄社区的党员群众在缅怀王德三、王复生烈士和普发兴同志的同时,把对王德三、王复生烈士和普发兴同志的敬仰转化为凝心聚力推动当地实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脱贫致富奔小康。王家庄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玉米种、栽种烤烟、发展特色林果、发展红色旅游,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促民增收致富。建设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祥云泰鑫科技商贸有限公司入驻,以“公司+基地带农户”的组织模式,投资1000万元发展了以云南红梨为主的系列优质水果基地1500亩;2012年烤烟总收入达900多万元;全村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群众投工投劳32000个,新建成灌溉沟渠道105条,总长32230米,建成高稳产农田2000多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庄社区按照“稳农、活商、壮畜、强工”的发展思路,在抓好水稻、烤烟等农业支柱产业的同时,依托集镇优势、工业优势和小区优势,千方百计招商引资,目前,新入驻下庄工业小区各种企业7户,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216个,每年为家庭、集体增加收入250万元。
(祥云县委组织部 李东杰 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