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强化措施推进基层党建
作者:李世祖 发布时间:2012-02-06 11:59:47 点击率:91
祥云县强化措施推进基层党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祥云县按照“抓好党建促发展,强化服务建和谐”的总体思路,找准基层党建的着力点,大胆创新、多措并举,使全县的基层党建活力迸发,生机盎然。
(一)四项措施实现农村党建新跨越。针对部分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的问题,2011年通过采取四项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基层党建跃上了新台阶。一是规范程序强管理。精心打造了下庄、王家庄、棕棚3个“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示范点,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进,使全县的村级民主管理迈向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强化措施抓整顿。在加强组织整顿的同时,争取项目资金275万元,帮助后进村建立了3个农民专业协会,分3批对后进村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对整顿成效明显的13个后进村进行表彰奖励,兑现奖金8万元,鼓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三是发展经济壮实力。分15期对全县1635名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每半年召开一次集体经济建设经验交流会议,提供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形成了强劲的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使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达31个。四是提高待遇增活力。从2012年1月起全面提高村组干部生活补助标准,实行“一肩挑”的村级正职由原来的770元增加到1300元,副职由原来的750元增加到1100元;未实行“一肩挑”的村级正职由原来的770元增加到1100元,副职由原来的750元增加到1000元,并同步提高了其他两委和村民小组长生活补助标准,有效激发了村组干部的工作热情。
(二)点面结合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以服务“撤县设市”大局,强化社区功能为目标,整合资金115万元,对社区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一社区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城东社区便民服务暖人心。2011年投资22万元,建立了居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服务信箱,开通了社区便民服务热线,将每周二确定为居民接待日,保证社区居民“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探”。城西社区阵地建设展新颜。投资120万元,对社区活动场所进行了翻新改造,让社区活动场所焕然一新,做好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垃圾处理、绿化美化工作,让社区环境清新亮丽。城南社区发展经济壮实力。依托区域优势积极带领社区居民创业致富,通过建立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家具市场、小商品市场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统一办理医疗、养老保险,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华严社区提升服务促和谐。按照组织活动有阵地、居民议事有场所、群众办事有去处的目标,投资70万元,将临街3间旺铺收回改造成便民服务大厅,让居民日常小事不出社区,虽减少了铺面租赁收入却赢得了居民的良好口碑。
(三)创新模式加强非公党建促发展。为切实改变全县非公经济十分活跃,非公党建却相对滞后的不良局面。2011年,通过采取三项措施,使全县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促进了经济发展,增进了企业和谐。一是创新模式抓覆盖。采取单位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将县民宗局主任科员杨建华等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熟悉党务工作的非领导职务干部下派到龙云公司等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通过理顺隶属关系,摸清党员底数,采取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等模式,迅速扩大非公党建工作覆盖面。目前全县已有112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18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现了党组织100%覆盖。二是选好书记强组织。积极开展“三个推荐”活动,采取企业行政领导与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将中层干部党员培养成党组织书记,派驻科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担任企业党组织书记等模式,使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作用有效发挥,真正起到政治引领、思想保障的作用。三是坚持标准强队伍。按照标准不降低、程序不简化的原则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使全县非公企业党员数达到了575人。通过严把入口关,认真考察谈话,从源头上保证非公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真正成为鼓舞士气、坚定信心的表率,改革创新、带头发展的表率,服务企业、维护和谐的表率。
(中共祥云县委组织部 李世祖13988587755 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