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领头人—记祥云四中校长杨国旺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13 18:58:35 点击率:980
面对20多万元的年薪,他选择了放弃,他说,“我不能够丢下学校2000余名师生,这里有我的根,有我的事业,我要继续留在这里,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探索出了一条乡村高中教育办学之路、治校之路、快速发展之路,为我省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就是祥云县第四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国旺。
从1985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杨国旺先后在祥云二中、祥云四中等乡镇学校任教,他一贯爱岗敬业,勇于进取,无私奉献。担任祥云四中校长后,他从“办好教育,服务当地百姓”的办学目标出发,认真学习钻研现代学校管理理论,探索出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各项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占地面积由47亩发展到300亩,校舍面积由6026平方米增加到30769平方米,资产由600多万元增加到5000多万元;学生规模由21个班1200余人发展到38个班2100多人,高考上线率从2001年的31.62%上升到2010年的100%,高考成绩从2002年起一直位居全州前茅、全省前列,学校级别从省二级三等完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中。
祥云四中由于历史原因,校园面积狭窄,硬件设施滞后。杨国旺认为,作为一所地处乡镇的学校,要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他带领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运土方近万方,填出了一个平整的田径场;学校饮用水困难,他便和教职工一道动手设计、安装输水管道5000多米。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买来了材料自己加工学生钢架床260张,自己设计、制作、安装了篮球架、爬高架、单双杠等体育设施。在外出购买材料时,教师们都常说,最怕跟杨校长出差,因为他“抠”。为了买到质量好又便宜的材料,他总是货比多家,带着老师们一家一家地比较,买了货又自己当搬运工,自己装车卸货。杨国旺常说,我们多省下一点钱就可以多添置一种设施。
2004年,杨国旺提出征地200多亩建设新校区方案。新校区建设以来,从协商征地、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三通一平”、建盖校舍到校园绿化美化,事无巨细,他都身先士卒,带头想办法。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许多工作他总是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也想办法尽量降低开支。如今,走进祥云四中校园,干净整洁的校园内处处绿树鲜花,优美的校园环境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所乡镇学校。
2007年,祥云县通过招商引资,在县城新成立了一所民办中学,该校董事会通过深入调查,极力想聘请杨国旺去任校长,并为他开出了年薪20多万元的丰厚待遇。在利益面前,杨国旺选择了拒绝,他说,“政府给我的年薪是3.5万元,生活是过得去的,我不能丢下祥云四中的2000余名师生,我还要继续留在这里,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