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祥云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3-08-12 16:02:55 点击率:96
祥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在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中,祥云县紧紧抓住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这一关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精神,牢牢抓住“桥头堡”建设和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认真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完善人才工作体系,统领人才发展
近年来,祥云县委、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定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全县人才总量得到稳步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逐步改善,人才素质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制定出台了《祥云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各类人才的具体培养措施和管理办法进行了强化,进一步构建了全方位培养各类人才的新格局,为今后10年全县的人才发展规划了蓝图;围绕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年度人才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全县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全县人才工作评估、考核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细化;逐步完善了各类人才荣誉奖励体系,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理念转化为服务人才、奖励人才的具体行动,从物质、精神、事业、政治等多方面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激发各类人才的创业热情,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012年,通过层层推荐和评选,祥云飞龙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龙同志荣获了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飞龙公司徐培伦同志荣获“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
二、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提高人才总量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有重点、有计划地引进急需人才。立足于县情,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创新和带头作用,把关键人才用到关键岗位上,合理调整人才布局,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针对近年来公务员进口渠道狭窄、“三门”干部增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和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干部比例减少等问题,大胆破除陈规,从退伍、转业军人入手,在201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中,经省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同意,设置了5个专门岗位,面向全州定向招录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退伍、转业军人或各大专院校军事类专业毕业生为乡镇武装干事,为退伍、转业军人进入公务员队伍敞开了一扇门,对拓宽人才交流渠道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2012年,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全省竞争性选拔处、科级领导干部的通知》精神,圆满完成了竞争性选拔工作,进一步加大了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根据我县工业等行业人才紧缺的实际情况,加快实施“紧缺人才引进工程”,2011年以来,全县共培养、引进各类新型工业技术人才1700多人,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企业壮大的中坚力量。
三、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促进人才成长
注重加强对现有人才资源的培养、开发和使用。一是开展了优秀高层次人才定点挂钩帮扶活动,全面启动实施人才发展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以飞龙公司、龙云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祥云飞龙公司实验中心被省经委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近年来,该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项,6项专利技术获得授权。二是帮助县内工业企业开展新型工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企业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普通员工的职业技能。三是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人才。2012年,全县仅实施“贷免扶补”工程一项就为500余名乡土人才提供贴息贷款2700万元,帮助他们实现了自主创业的梦想。截止2013年上半年,全县有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才2人,获得云南省科技兴乡贡献奖10人,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人、省级农村乡土人才3人、省级民间艺术大师1人、大理州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人、州级优秀高层次人才1人、州级农村拔尖人才36人、州级民间艺术大师9人。
中共祥云县委组织部